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民营资本如何独创一片“领空”
 

  资本金的脉向为经济结构调整扩充了方向,而民营经济作为投资的另一路主力军,或将以其自身优势重塑投资市场。2010年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民营经济制度环境上将有重要突破。国务院不仅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而且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最直接、最明显的机遇是可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放宽,尤其是垄断行业的进一步被打破。对此,不少研究报告已有详细分析。从我国中长期发展来看,整个经济社会结构都面临着巨大的调整,由此成为民营经济真正的制度红利,尤其是放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民营资本面临着历史性的战略机遇,需要尽快作出顺应市场的战略选择。

  借调整之势重闯市场

  目前的共识是,投资出口主导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需要尽快转变,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有可能带来中长期影响。“十二五”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尽快实现由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以内需和消费为导向基础所进行的投资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动力调整,由此构成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战略机遇。

  1.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

  这些年来,民营经济逐步加大在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投资力度。外部市场的繁荣、投资导向与投资偏好使民营经济在过去十多年中得到较快发展。但我国消费率逐步走低,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使民营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第一,在出口没有实质性起色的前提下,民营资本投资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几年民营资本反映最为强烈的是投资机会的减少,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外部市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出口为导向的民营资本面临很大的市场瓶颈,投资空间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不可能长期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外部市场的基础上。第二,在垄断没有打破的前提下,民营资本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政府主导的投资使垄断难以从根源上打破。第三,在消费潜力没有释放的前提下,民营资本投资很容易形成过剩产能。

  因此,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使社会消费率逐步提高,实现三驾马车的均衡发展,是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空间。初步估算表明,消费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市场规模有望提高3000亿元左右。

  2. 从低成本竞争优势走向创新优势是民营资本发展的最大动力

  我国的人口红利、低成本优势支撑着民营资本长期快速发展。但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各种要素资源成本的上升,这种低成本竞争优势弱化成为基本趋势。最近发生在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劳资纠纷事件,表面上看是工资标准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以低成本加工出口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亟待新的突破口。

  发展方式转变意味着从低成本优势转向新优势。从中长期看,民营企业在受到外在和自身的激励与压力后,能够产生创新的欲望和要求来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民营资本最贴近市场、最贴近社会、最有动力和能力推进管理与技术创新。超越简单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培育和发挥创新优势将成为民营资本发展最大的动力。

  3. 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是民营资本发展最大的利好

  当前发展方式的突出特点是以追求GDP总量为目标,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以重化工业为重点,以行政干预、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种政府主导的增长机制不可避免地带有国有偏好,进而忽视对民营资本的关注度。推进政府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经济增长机制上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加快打破垄断,推进要素的市场化,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对于民营资本来说是最大的利好。

  或将转型的主力军

  当前,民营资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民营资本将在未来5—10年发展方式转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三大主体”的角色。

  1.民营资本有望成为国民收入结构调整、刺激消费的主体

  就业与收入直接相关,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关键在于改善就业,提高劳动力报酬。民营经济有望在这两方面成为调整国民收入结构的主体。第一,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最主要的力量。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源于民营经济,并且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投资加大,民营经济还将吸纳更多的就业,由此可以改善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偏低的格局。第二,在市场压力下,民营经济调整劳动力报酬的趋势明显。根据统计,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前者仅为后者的55.9%。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趋于结束,民营经济调整劳动力报酬将成为基本趋势。测算表明,如果未来五年民营企业员工收入年均名义增长达到15%,那么每年将能够带来1万亿元左右的消费空间,这将极大改善我国的投资消费格局。

  2.民营资本有望成为投资主体

  从发展方式转型看,必须解决国有资本的配置问题,这不仅基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也是基于保障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的需要。随着社会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国有资本的配置将从市场领域转而配置在公共领域,重点定位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对国有资本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公益性优先于盈利性,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为民营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发挥民营经济市场反应快、决策灵活等特点,使投资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调整更加匹配。

  3.民营经济有望成为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的技术创新目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以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市场导向的创新明显不足。从国际经验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一定是基于竞争的压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有望成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主体。例如,在我国5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80%以上是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拥有全国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82%的新品开发。只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的压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压力、较好的内部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就能够在技术创新上进一步取得突破,成为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主体。

  (作者:匡贤明)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现代商业银行 2010-10-18)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