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水,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世界管理协会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被国务院表彰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著有《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中国管理通鉴》、《产业经济学》、《东方管理学》等,著书颇丰,授业弟子众多。他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为核心思想的东方管理学说。他认为“最有希望、最有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往往产生于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与地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以及儒教文化圈和海外华商的迅速崛起,随着中国加入WT0、申奥成功、申博成功,东方管理学理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日,《行家》记者专程拜访苏东水教授,问候并讨教“东方管理学派”问题。当问及他从事经济管理教育50余年的感受时,苏教授一言以蔽之:“人为为人。”
《行家》:据悉国内许多大学经济系多采用您主编的教材?
苏东水:有《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还有《中国管理通鉴》等。《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一书采用得比较多。从1982年开始,目前再版和修改版大约出版300万册了。
《行家》:谈谈您的《产业经济学》一书的特点?
苏东水:这本书,是我们从政府、市场、企业互动的角度,结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中观(行业)经济学研究成果,这在国内是第一本。
《行家》:东方管理学说是如何发展而成的?
苏东水:东方管理研究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东方管理研究的古为今用阶段。典型代表有《“红楼梦”经济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行为学研究》、《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等文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东方管理学说的创建阶段。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华人企业的发展,世界管理学界正在兴起一股“东方热”。无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巨大经济潜力的释放,还是散布90多个国家的世界华商的经济起飞,背后都有着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的支撑。日本式、新加坡式管理也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该国文化融合的结晶。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获得巨大效益,其成功之道也是实现了一种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的管理。
这些年,我多次参加管理国际会议和世界华商会。大家渐趋认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东方管理文化的渊源、应用、体系,建立中国式管理模式,将是21世纪世界管理主流之一。在1997年,上海成功举办了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者参加的97世界管理大会。很多学者说,这次大会是东方管理文化复兴的“燃点”,是东方管理文化在向世界叫板。因此,我们提出了管理的“东方学派”。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东方管理学说的扩大影响阶段。
《行家》:您是怎样从浩瀚的中国文化宝藏中,提炼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价值观,作为东方管理学派的核心思想呢?
苏东水:东方管理学派以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为核心,不断汲取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之精华,形成一套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体现一种不断发展而不是僵化的思想,提出一种立足于中华民族特质和管理实践,而不是生搬硬套外国管理学的理论。
东方管理文化源远流长,是积2000多年思想、理论和经验创造而为。我认为“三为思想”是现代管理文化转变中最有价值的观念。
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东方管理文化高度重视人在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日本和“四小龙”讲求团队精神和人际协作,就是这一观念的例证。西方管理一向认为“人是机器”,直到近年来才有了与科学管理并驾齐驱的人本管理。
以德为先。“修己以安人”是带有根本性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通过自己道德修养的提高,使属下在道德威望的影响下自然达到管理的良好状态。同时,人际关系也通过人的道德伦理来加以调解。
人为为人。“人为”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东方管理文化重视人的道德和行为的可塑性,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为”即要求每一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够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人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管理也体现为从“人为”到“为人”的过程:现代企业以服务为宗旨的管理观念,就是为了实现“为人”的管理目的。“人为”与“为人”二者具有辩证关系,互相联系并且可以转化。这一转化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素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好。
《行家》:除了教书育人,您还不遗余力为家乡福建泉州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还提出“新闽商”的观点?
苏东水:历史上很早就有闽商的提法,明清时期,它就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与晋商、徽商、粤商、宁波商等商帮齐名。
时至今日,新闽商具有七大优势:世界多元文化的新优势;世界华人商缘、亲缘、文缘、地缘、种缘五缘关系的新优势;沿海大通道交通的新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新优势;闽籍华商发展的新优势;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经济崛起的新优势;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新闽商发展应该好好利用这七大优势,这也是福建在新世纪发展的七大优势。
《行家》:您还是民办大学——东亚管理学院的院长,我们注意到了“东亚”的办学宗旨是实行“应试教育,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以德为先;行为教育,人为为人”的通才教育,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您这是用东方管理学说的“三为”思想办教育啊!
苏东水:我们希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办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我们的生源水平参差不齐,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院实行班主任全方位服务和管理制度。针对每个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进行辅导。
目前从学生毕业就业情况上看,还是很可喜的。有不少学生被大的和知名的企业录用。
《行家》: 您从事经济管理教育50余年,通过“传道授业”实现东方管理学派“经世济民”的理想。如果您用一句话概述自己的心得,是什么?
苏东水:一生“人为为人”。
(作者:胡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