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公安博物馆里看春秋 Police Museum Tour
 

  编者按

  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推出有关上海市行业博物馆的系列内容,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王允庭是一位资深的博物馆业内专业人士,我们力邀他作为本栏目的导游,带领读者们重寻历史脚步,追索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

  作为国内首座公安专题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于1999年9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名由原公安部部长贾春旺题写。展馆面积8050平方米,设有公安史、刑事侦查、治安、交通、监狱和看守所、消防、装备、英烈和警务交流等九个分馆,收藏了从晚清至今公安题材的中外藏品3000余件。

  当我们随着王允庭先生踏上弹格路时,就已进入了公安史馆。曾经在南市的老城厢随处可见的弹格路如今只有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中才能一睹昔日芳容。这条由实物铺就的弹格路是从老城厢原样移植进博物馆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就出现了租界,有了警察机构。顺着弹格路的延展出现的三尊蜡像,就是当时租界内的英国、印度和中国巡捕,他们身穿昔日的巡捕服装,神情毕肖。紧接着出现的是1927年在上海南市老西门设立的第一个报警亭,也是那时上海唯一的一个报警亭,当时的上海还不是直辖市,被称为特别市。

  1930年上海成为直辖市之后成立了公安局,如今黑色的带有几何图形的大门也被复制,成了馆里珍贵的文物。建国初,公安机关加大了整治力度,一只等比例缩小的船只讲述的是经常在上海、江苏的河流抢劫杀人的盗匪集团水河帮的覆灭故事,这也是水上公安机关破获的第一起盗窃案。特务刘铨德刺杀陈毅市长的手枪在缴获后被陈列展出,吉林省公安厅的一位女警则捐助了一件解放前的民警制服。此外,在这个馆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五十年代初民警乘车、乘船的一套凭证,因为解放前国民党警察有乘车、乘船不买票的陋习,所以解放后就出了这样一套凭证。信鸽、摇把电话、七十年代所使用的印刷机、1985年开始使用的第一台PC电脑、GPS巡逻车模型直至今日民警的日常装备,时代的脚印清晰可见。

  从1854年警察机构建立以来,100多年来的历史沿革被1000余件实物生动地彼此交替述说着,其中最精彩的章节就是人民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刑事侦查馆、治安馆、交通馆和监所馆在一个楼层。步入刑事侦查馆的时候,电视荧屏上正在播放着案件的纪实资料,建国以来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的30多起重大、特大刑事案件的始末均在这个展馆中有实物展出,另外还可看到大量与之有关的刑技设备。像建国后上海发生的第一起谋财杀人碎尸案;1987年上海发生的第一起持枪杀人抢劫案,也就是于双戈杀人抢劫案;1989年发生的列车爆炸案,以及1996年著名女作家戴厚英被害案,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信用卡诈骗、毒品犯罪等新型案件,在这个馆里都可以看到珍贵的案件相关资料。

  一只陈列在橱窗中的警犬标本格外引人注意,王允庭先生解释说这只警犬的名字叫胜利,曾协助公安干警多次破获重、特大案件。1957年的夏天,胜利因为过度劳累中暑去世,为了纪念它就制作了这个标本。

  在王允庭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又进入了治安馆。馆内内容主要包括户籍行政管理、行业场所管理和社会治安防范三大部分。这里有第一份户口簿的原件展示,也有身份证至今的演变过程。王允庭先生介绍说,上海市人口卡片建于1946年,市警察局出于政治和治安的需要,在建立身份证的同时,建立人口卡片。人口卡上记载居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并粘贴照片。此外,护照、门牌号码、赌博工具及家庭报警系统等也在这个馆里有所展示,自晚清以来的200多件实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并展示了上海公安机关依法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概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步入交通馆时,王允庭先生告诉我们,这个馆按时间顺序分建国前、建国后以及世纪之交的道路交通管理三大部分,珍贵的实物和史料展示了上海道路交通管理的历史变革和发展。

  第一代路叫木砖路,是二十世纪初房地产商哈同出资60万白银,订购了400万块油渍烟熏铁黎木铺就的,自南京路外滩起至西藏路终。木砖路、弹格路和柏油路,见证了南京路三段不同的历史时期。

  八十年代的八角岗亭相信还在多数人的记忆中留有一席之地,而五六十年代交警执勤的装备——竹簾背心则鲜为人知,这种竹簾背心为当时夏季交警贴身穿着,以防出汗时外衣粘在皮肤上影响仪表,王允庭先生解释道。

  七十年代交警划人行道的手推车让人感叹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八十年代初由公安局自己改装的“上海牌”交通巡逻车,则如同交警装备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对面造价不非的宝马850摩托车是最新的交警执勤车辆装备。在交通调度展示区,八个监视器实况直播着上海四个主要路口的路况。

  走过交通调度展示区就进入监所馆了,王允庭先生指着玻璃橱窗内的一具木质枷锁告诉我们,这是清代的木质花枷,普通犯人还不能佩戴,只有达官显贵、女囚、读书人犯罪入狱后,买通狱卒才能佩戴。再向里面走就看到了上海市监狱大门的场景复原,它的前身是提篮桥监狱。临近的两件东西是旧提篮桥监狱使用过的物品,一件是当时的囚犯吃饭用的铝皮饭盒,另一件叫做三脚凳,是1945年后,监狱当局为防止看守偷懒或打瞌睡而特意设计制作的。

  三脚凳展示橱窗的背后是几间牢房,第一间是在提篮桥监狱俗称为“风波亭”的禁闭间,房顶上开有风窗,冬寒夏热,用以折磨犯人,“风波亭”由此而得名。里面挂在墙上的黑白对称的囚衣是当时的死刑犯穿的,衣衫两侧的大写“Y”字母,则是“阴阳”的拼音首写字母。

  最具有创意的应该是消防馆了,一进门就感觉眼前骤亮,铺天盖地的红色就让人想起消防队来,而馆内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地仿效了消防车的造型。

  第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叫“双桶水龙”的救火用具。据说是清代上海县一个绅士从日本引进的,所以又称“洋龙”。它由木制外桶与金属内桶组成,机轴联环,按置杠杆,构成抽水、射水系统用于灭火,后来人们将其安装在推车上,就成了我国最早出现的人力救火车。而另外一些灭火时使用的破拆工具:火钩、太平斧、小夹钳以及火灯——当时火场还没有照明工具,人们就依靠各种燃油灯来作应急照明,称为火灯,有些火灯的形状象葫芦,故又称葫芦灯——都让人大开眼界。一位退休民警亲手制作的国外引进消防车模型则引来赞叹声连连。

  对于装备馆,大多数男士都会选择花半天功夫仔细观看,王允庭先生评价说这里的枪可谓别具特色:一是有些名人用过的枪成为展品,十分珍贵;二是有些枪本身就特色鲜明。

  王允庭先生首先停在了孙中山先生用过的枪展示橱窗前。他指着那把黑色的告诉我们是孙中山先生自卫的勃朗宁手枪,旁边的一把是他的镀金礼品枪,是孙中山的秘书捐献的。旁边橱窗中是曾为上海市长陈毅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使用过的双管猎枪。猎枪的右管用来发射第一发散弹,左管因收口原因发射出的散弹距离较前发远,起追射已被第一发子弹惊飞猎物的作用。相邻则是上海市原市长潘汉年、老公安局长扬帆使用过的柯尔特手枪,俗称马牌手枪。

  馆内既有南宋时期军事家陈规发明的古老突火枪(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也有五六十年代国内自产的枪支,还有来自各国的火枪真品展示,“歪把子枪”、“三八式步枪”、“王八盒子”,都是一代人熟悉的名词。

  特种手枪以其特殊的造型吸引住参观者的脚步,“手杖枪”看起来就是一把拐杖,但是把触地一端的铁盖拿掉,转动把手就变成可以发射子弹的枪了。黄金荣使用过的三寸金枪,将把手折叠起来,真的就三寸长短,他的情妇在解放后为了表示悔过,上交了这把手枪。一支看起来形如子弹的枪叫单发毒弹枪,每次发射一枚带毒的子弹后就报废了。一把状如小刀的枪王允庭先生介绍说考证下来是杜月笙用的,他指着旁边一把国产“曲射手枪”说很有趣,因为它的枪膛开在枪背上,子弹射出呈抛物线落下,只用来恐吓对方。钢笔枪也做的惟妙惟肖。成系列展出的是勃朗宁枪支和柯尔特枪支。

  整个装备馆总共展出了238支不同的枪支,大多数为户保移交给公安机关后被博物馆收藏,少数为名人用枪,按王允庭先生了解到的情况,这些还不是馆藏的全部。

  剩余的英烈馆与警务交流馆中,分别展陈了1949年5月以来上海市62名公安英烈的英勇事迹和珍贵遗物,以及1979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警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王允庭先生说因为交流的礼品太多了,所以展出的100多件警用标志、警务用品、纪念品只有全部展品的八分之一,我们期待着经过展馆调整以后可以欣赏到更多的内容丰富的展品。

  (作者:汤慧)


(2006-08-25)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