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银行一直以资本雄厚、高效优质的服务享誉国际,成为全球金融领域全能银行制度的典型代表,银行不仅经营自身的存贷款业务,还经营证券买卖、保险销售等金融衍生业务。
我们在德国落脚的城市是法兰克福,这里也是欧洲央行的所在地。
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人口有50多万。在德国这个典型的乡村城市中,恐怕只有法兰克福可以跟柏林可以算作地道的城市。法兰克福有很多西式的古老建筑,高层建筑比较少见。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在世界城市论坛中力压伦敦和巴黎,被评选为欧洲第一摩天楼城市,虽然这些建筑到了纽约跟香港,只能划归婴儿级别。
我们参观了号称欧洲最高的摩天大楼——德国商业银行大楼,高252米。这个高度在世界上只能排在100多位。这座二、三十层高的现代化建筑在古老的建筑群中显得十分突出,玻璃的幕墙外观,入目第一眼就留给人稳重、安全的银行类建筑物通感。
进入银行建筑内部,一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整个一楼部分都被安排成了会议室,这与我们将会议室散布在各个楼层的习惯有所不同,可能是为了方便吧。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要提一下。在德国我们参观了不只一家银行,其中进入一家银行总部的时候,还被索要护照查看,起初我们以为是不公平待遇,后来经过了解才明白是防恐怖分子的。管理真是严格!
德国银行也体现着德国人著名的严谨特点,我们传真过去的提纲,他们都逐条做了清晰解答,并且成为整个会议进程的依据,对于回答不了或者不能回答的问题他们就明确告知。当然,他们也回答提纲之外的问题,而且答复的比较到位。为了接待我们,他们还特意请了一个在香港工作过的部门经理一同出席会议,以使沟通更具有针对性。虽然在具体的银行业务上他们的准备有些出乎我们意外的充分,但对于国内的整体状况来说,超出了专业领域,他们的普遍印象就是“中国发展的很快”,对于国内银行的具体架构他们还是不很了解的。整个接待我们的过程时间掌握的非常准确。事前确定留半个小时发问,那么最后的半个小时时间就一定是用来自由发问的。即便谈话再怎样投机,到了既定时间,他们也会结束会议进程。
德国银行比较强调国际化管理,很重视与客户之间的合作,但一件小事令我对德国银行的客户服务有了不同的认识。
我到法兰克福之后,因为身边只带了美元,需要备些零钱在身边,就去网点柜台兑换欧元。德国银行的网点很少,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银行,结果柜台服务人员说只能给我兑换总值相当于50美元的欧元,理由是我不是这家银行的客户。看来,只有客户才可以享受优质服务,普通顾客就只能享受一般服务了,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国内,肯定不是这个结果,而且,柜台服务人员的态度也不会这样冷静得令人难以接受。
法兰克福的金融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四周全是银行之类的高楼大厦,而下面却是一片片幽静的森林。信用卡在德国的使用也很普遍,到处都可以刷,不管是大型商场还是加油站都可以。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地方,比如去公厕就一定要自己准备好零钱。信用卡包含很多服务,所以费用也高,一般每年5—20欧元固定费服务费。
总的来说,德国的银行比较讲究计划性,严谨,做起事情来一板一眼的,银行在当地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赵文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