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在建筑中,大多身处要冲,地位显赫。某些特殊建筑(比如电影院放映厅、地下室、战争工事等)甚至可以忽略窗或者窗的功能,但却绝对无法省略门。没门,便不得出入,便失去使用价值。因而,要是你想用最简介的语言、最强烈的语气表示不同意、不可能、没办法,那就可以说“没门儿”。而在不少建筑中,门还往往不只一扇,正门、偏门、前门、后门、腰门……在古代要进大户人家,还真得跨越重重门槛,当然别老想着“走后门”就行了。
除了建筑学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物质门,在民俗学、文学、环境学等领域,在泛文化的视野中,还有这名目繁多、数量可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的精神门。
房子的大门宛如人的脸面,所以我们常用“门面”两个字来概论一爿商店、一家公司、一幢大楼的外表卖相,也常把维持表面的排场形象地称为“撑门面”,虽然那有点捉襟见肘的意思,却也可以看到“门面问题”确实不容小觑。小到家门,大到国门,无不亦然。而像银行这般金银财富汇聚流转之地,显贵富贾云集出入之所,门庭的气象自然更是大有讲究。在本期特别策划中,我们萃取了一些银行建筑中的经典“门面”,向您展示一扇扇通往财富殿堂之门的神采和魅力。
秦琼和尉迟恭、姚期与马武、焦赞与孟良、钟馗、魏征……这几位都是经常出现在中国人住宅大门上的“门神”,他们将远古先民关于神话世界的畅想,经过漫长时光的千图百绘,定稿为身披甲胄、替老百姓把守门户的保护神形象。而作为守护“财富门”的银行,自然更少不了威猛的卫士,最著名的当属静卧于上海外滩半个世纪的“施迪”和“史蒂芬”这两头大铜狮。当然,除了铜狮的护佑,银行大门本身亦具备了强大的安全功能和意蕴美好祈愿。
(作者:张润珐)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