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这四个字言简意赅,用心体会,其能描绘的事物不胜枚举,运用的层面与范围之广泛,无论是时间事物上,还是人生历程上,其寓意耐人寻味。当下又到岁末,新的一年离我们渐行渐近,对于投资理财而言,如何调整和构建新的结构、模型颇为重要,投资理财中有至关重要的一项,那便是保险。
保险理财绝对不是“可有可无”,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需要合理的保障分析,配置一定比例的资金购买保险产品来防范和转嫁财务风险,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境,有效满足人生、家庭的财务保障,同时也使财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的目的,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单纯思虑。那么如何在2011年里做好保险规划,如何在琳琅满目的险种中来进行配置,以期满足自身的保险需求?
2011年的保险规划应调整谋划新思路、新策略,笔者对其操作方式与步骤进行简要叙说,毕竟市场间流传的投资技巧、操作方式都有颇多良好的思路和策略,将重点对2011年关注的保险险种谈一点个人观点,笔者认为:
2011年保险规划新思路、新策略首先是保障需求分析。这里的保障需求是一个动态的需求分析,不能单纯以静态的分析来确定。所谓静态的需求是明确一定时期的支出,根据支出确定一个固定的保障额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此种方式来确定保障需求,这种方式在当前,尤其是在今年的下半年不能较好反映保障需求,主要受宏观经济政策、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动态的需求是需要适时确定预期支出,掺杂相关支出成长率,综合考虑各项疾病、灾难等“万一”出现的情况出现来分析其需要的支出,对比现有保障测算缺口。具体保障分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重点分析现有保障情况,主要根据已投资保险所能获取的保障;二是检视现有资产情况,包含流动性的和固定性资产,同时也要考虑流动性差的资产其变现周期;三是要结合延期收入来判定,这里还要包含其他投资资产;四是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来分析保障的侧重部分,所投保的险种获取的保障程度;五是需求分析上可运用“双十法则、收支分析法以及遗嘱法”来分析。
2011年保险规划的新思路、新策略的险种关注与选择上,笔者认为应重点结合现行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来选择险种。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整体发展情况、资本市场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对保险规划上需要结合新形势来确定险种的布局和配置,首先是要对国家宏观经济、保险市场的变化作理性的判别,做一个相对简易的有效的分析;其次是要对各类险种历年来尤其是今年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大致进行了解,不同险种所获取的保障情况,或者是保险范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
一、结合经济形势关注的保险险种
自2010年初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便开始作出了调整,按照当时的市场分析,即为“调控预期提前”,其后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抑制通胀等措施陆续出台,尤其在下半年更为显著,从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攀高的CPI指数等更加集中体现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复杂变化。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投资者也不要急于求成变换保险投资产品,首先需要对经济形势作个理性判断,短时间内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的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抑制通胀,稳定国内经济环境。加息后保险公司在银行大量协议存款的收益会增加,债券、股票等其他投资项目收益也会提高,对于投保客户的回报相应增加。
因此,对于2011年在保险的险种关注上,如果是传统型寿险方面,传统寿险维持11年之久不变的2.5%预定利率,显然其现金回报率与加息预期相比无明显优势,但在2010年7月发布的《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按照此原则在2011年将可能取得突破,为此,笔者认为:传统寿险上可重点关注两全保险和终身保险,当然购买该两种保险可能与单纯的定期寿险比较,保费也即成本相对较高,但两全与终身的现金价值积累也是投资者青睐和关注的焦点。
如果是投资型的保险,笔者认为可重点关注分红型和万能型产品,其中重点可关注万能型险种,原因有其三,一是万能型险种其投资方式和保障方式不同于分红型险种,他的分立两个账户优于分红型,尤其是预期加息、整体经济形势趋好的背景下;二是缴费方式、保额、保费等的灵活可调在证券市场反复的过程中更占据优势,投资者可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其缴费期限、保费的变动以及保额的调整;三是灵活多变的方式可更好满足其动态调整的保障需求。而分红险的主要操作模式上为了让投保人有红利可分,保险公司一般会进行相对保守的预测,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分红险采取更保守的精算方式,即更低的预定利率、更高的预定死亡率和更高的预定费用率,也就是说红利还是源于被保险人多缴的保费。不过,分红险和万能险都汇聚了投资功能,可以抵御利率和通胀的影响,这便是其投资价值所在。
对于财产险方面,几年前的“央视大楼”到2010年“清华学堂火情”、“上海11.15特大火灾”可能会引发不少投资者对财险的重视,笔者认为2011年投资者在家财保险方面多注重包含室内财产的全责保险,将承保范围进一步放大。
二、结合保险产品的保障和保险范围关注的险种
这里提出的结合保险产品的保障和保险范围主要可从各类险种的带来的保额、收益类险种的收益率、承保范围的变化等形式来分析,当前国内保险业对部分保险的保额、承保范围等作了调整,投资型险种主要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同样发生了变化。比如,在2010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最新发布了《关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人身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未成年人死亡给付保险金限额全国统一调整为10万元,将从2011年4月1日起执行。当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市的保险限额为10万元,全国其他各地为5万元。到2011年全国统一调高限额,这无疑是一个关注的焦点,同时为未成年投保也将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险种。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富裕,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的各种疾病突发频多,人们逐渐关注健康险与年金保险,健康险主要源于高发疾病,且财富的自由支配度高而引发投保人群逐渐增大,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的健康;年金保险主要源于近年来各类专业投资机构日趋成熟、保险机构的年金管理趋于完善与成熟,还有一个因素的国内年龄结构老年化趋势更加突出,同时从国际保险业来看,年金保险是一种发展趋势,必然会引发年金保险的高关注度。为此,笔者认为,2011年在保险规划上,健康险中的重疾险和年金保险中的养老金险种会成为一个另类的关注焦点,人们的财富在加速度扩张的情况下,健康险中的医疗险与年金保险中的教育金险种暂时可能还处于相对的低潮期,至少在2011年关注度和投资潮不如重疾险与养老年金险。
最后笔者还想就投保渠道的选择作个简单阐述,选择不同的渠道可能会为其降低投保成本,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同等保障的险种。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其投资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掌控并使用一定的渠道能为投资带来更大的成果或收益。现行至少有四个渠道可进行投保,一是保险公司直接投保,二是通过银行端“银保通”系统投保,三是网上“直销式”投保,四是通过电话端投保。
保险公司直接投保成本最高,投保不方便,现金投保或准现金(POS刷卡方式)投保,按实缴保费缴纳;银行端“银保通”系统较方便,省时间,首次需要现场投保,其后的期缴方式可通过委托代扣进行保费缴纳;网上“直销式”投保可很清楚查询所投保产品,随时即可完成投保,当然中间需要通过申请一种保费缴纳的支付方式,通过银行申请网银即可十分便捷地完成,同时网上“直销式”投保有不同程度的保费折扣,现行各家保险机构均有折扣优惠,从4折-9折不等的折扣;电话端投保同样省时,但最为不便的是无法直观查阅投保产品,需要事前做足准备工作,同时在安全性也在考虑之列。综上四种方式,网上“直销式”和通过银行端“银保通”系统进行投保最直观、最便捷、最成本。
(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罗勇)
专家简介:罗勇,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铜仁分行,金融理财师(AFP)持证人,对个人理财规划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中国财经报、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CFP/AFP持证人通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注:本信息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