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京沪穗公租房政策之异同
 

  文前提要:旨在解决“夹心层”居住需求的公租房建设已经提速,鉴于调控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为持续对楼市进行调控,预计未来保证公租房供应会让政府更上心。这在改善市场供应结构的同时,也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公租房建设提速

  公租房建设提速,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根据住建部最近公布的2011年度计划,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将达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90万套,增长70%。住建部解释说,计划新增的400多万套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这意味着公租房建设已经提速。

  三大一线城市公租房建设速度也明显加快。今年上海市计划建设和筹措保障性住房1500万平方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包括公租房200万平方米。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宣称,截止到目前,全市各级政府、园区单位通过新建、改建等各种方式筹措的公共租赁房超过700万平方米;而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筹措公租房(含单位租赁房)10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间)。北京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万套,基本保持每年6万套的市场供应。广州市政府计划在2010~2012年共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5万套。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楼市遭遇“史上最严”调控,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调控效果一般。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京沪穗三大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在2010年里涨幅不小,北京达到42%,上海为40%,广州也达到了23%。鉴于这种状况,未来调控力度不会放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政府能够采用的措施无非是增加供应、加强市场监管以及抑制投机性需求等。

  就增加供应方面,如何改善有效供给这个问题上,包括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将会关系到后续调控效果,因此势必成为调控的核心。有报道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成为硬指标,住建部对于不能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的地方政府处罚机制的文件,已经基本编制完成,会签之后将上报国务院。

  三地公租房比较

  京沪穗三地都已经推出了公租房,这对改善当地的商品房供应结构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多了一个选择。

  那么,三地的公租房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它们之间有无区别?下面将从申请条件、租金水平、建设标准、分布区域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让读者对三地的公租房有个整体的认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3页

(《理财周刊》 2011-01-20)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