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手中持有大量房产的业主,或者开发商和炒楼客,其余大部分关注楼市消息的准购房者还是希望房价下跌的。对于纯粹以居住为目的的业主而言,房价的涨跌影响不是特别大,只是感觉账面资产有变动而已,估计也不是特别在意房价的波动。尽管一直盼望房价下跌,尽管总是有人宣称房价会跌,但是实际上房价却一直异常的坚挺,让不少准购房者伤透了脑筋,持币观望,不愿出手。
或许这一情况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得到改观,从目前的一些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城市的房产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11大重点城市的存货总量突破60万套,环比上涨1.4%,连续14周上涨,其中北京、南京、杭州等多数城市供过于求的局面明显。这种楼市供过于求的情况出现,自然会让地产市场逐步向买方倾斜,购房者将掌握更多的议价主动权,开发商降价促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准备购房的刚需族而言,或许准备好购房款,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就该主动出手了。
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深刻原因还是由于楼市调控所致。去年四月以来开始的楼市调控,虽然房价没有调下来,但是房屋成交量却给大大的调下来了,尽管成交量在调控之中有过几次短暂的反弹小高峰,但是这丝毫影响不了整体低迷的状况。在楼市调控下,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对于银行房贷资金的管理,提高了利率,投资或炒房的经济风险大增,楼市热钱流出的速度相当快,现在购房的更多的是普通的居民;另一方面则是受制于政策限制,尤其是限购令的大铺开,使得不少人直接被排除在潜在购房者的队伍之外,这样一来的话有钱有资格的购房者早就买房了,有钱没资格的和有资格没钱的都买不了房。房子只有有需求的时候,才有价值,像目前的情况,楼市低迷,如果大家不是疯狂抢购的话,房子也就是一堆水泥钢筋的废物,根本没有什么价值,不过大多数人依旧将房产视为人生的梦想,毕竟人是需要地方住的。如果不是楼市调控的话,房子可能还处于疯狂抢购的状态,房价也可能持续失控性飙升,从这点看,楼市调控还是有功劳的。虽然楼市调控导致供过于求,不过这种局面并非完全真实的楼市供求反应,而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因此对楼市房价的影响不是特别的大。
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导致房价出现下行的状态。按照正常的市场供求规律,当一件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买方将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商品价格下跌也就在必然之中了,房产作为商品,亦不例外。在楼市调控的博弈当中,政策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是资金的力量也不可忽视,楼市调控的阻力如此之大,除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分歧之外,开发商方面的因素则主要集中在资金雄厚方面,在楼市高潮期累积的数万亿资金成为他们对抗楼市新政,不愿降价的最大底气。不过随着资金消耗量增大,而不理想的销售状况又无法带来更多的新资金流的情况下,他们的资金压力也会逐步显现。虽然采取了延迟开发,捂盘惜售的方式,但是终究扛不住过于漫长的调控时间,以价换量成为唯一的出路。楼市本来就是暴利,适度降价虽然会影响盈利,却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状况。从政府层面讲,只要房价出现了象征意义的下行,缓解了社会关于高房价的舆论压力,他们就会放松调控的力度,聪明的开发商应该会明白这一点的。
即使小幅度下降,房价整体上还是处于高位,并且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正在重演曾经出现在一线城市的那种房价的疯狂景象。全民参与的房产泡沫财富游戏自然会更持久,却也更危险,到时候泡沫破裂,估计会让一地的人伤得很重。中国股市的泡沫早已破裂,很多股民至今元气都未恢复,楼市泡沫将何时破裂呢?这是一个很难猜对结果的问题。
(作者:潘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