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过去更多的是因为房价过高而买不起房的话,现在则变成了房租过高而租不起房,短短一年当中,京城房租经过了多轮上涨,不少区域的租金水平甚至翻番了,对于无房族而言,命运正在由“买不起”向“租不起”转变。面对着众多租房族的抱怨,北京相关部门表示将按照房屋租赁市场的实际监测数据,定时定期公布区域房屋租赁价格参考标准,通过信息引导抑制房屋租金不合理上涨。表面上看这是政府为了抑制房租不合理上涨使出的一招政策,可是实际意义并不大。
首先,尽管区域房租有一个平均水平,通过对房租市场的调查和检测不难得到这个租金数据,但是租赁房源的状况千差万别,同一区域的房源价格相差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很正常,根本无法真正符合指导价标准。北京很大,社区和商圈数量多,处于租赁状态的房源也特别多,在同一个租房区域尽管有一个基本的价格范畴,但是因为具体的房源情况不同,最终的租赁价格也就不尽相同。出于成本控制考虑,政府机构在调查房租数据的时候可采的样本点数目肯定有限,这样得出的房价信息不够完整和准确,指导意义也就不大了。在租房的时候,房屋本身的装修情况、格局、具体地理位置、楼层、周边环境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还有业主的心理价位、中介提供服务佣金标准等也不可能一样,这样一来的话,价格差异自然就出来了,甚至差异还比较大,并且这种价格差异又是合情合理的,因此指导价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其次,指导价并不具备约束力,不管是业主,还是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都不一定会买账,消费者还是得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谈判技巧去争取房租优惠,以达到租到合理性价比房源的目标。且不说政府相关部门取得的房租信息是否靠谱,就算出台了区域房屋租金指导价,租赁市场各方都不买账的话,对于市场亦是无益。在中国楼市,不管是房屋租赁还是房屋买卖,光是出台一些指导性引导信息,根本对于市场没有影响,因为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没有法律或者行政方面的约束力,自然也就不会被重视。政府在房租信息方面不妨尝试建立全面的租赁登记制度,全面掌控房源出租和租金水平信息,然后将整理出来的数据客观表达出来,供市场参考或许更有价值。当然建立房屋租赁备案制度不能成为主管部门收费的借口,不然的话又会引起整个租赁市场的价格上涨,因为业主肯定会通过涨房租的方式将成本转移到租户身上。
对于乱象丛生的房屋租赁市场,政府相关部门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仅仅是要发布区域房租指导价,更多的是要建立规范的租赁制度,比如说对于空置房屋征收空置税和资源浪费税,达到逼房进入租赁市场的目的,增加租赁市场的房源供应量;对于出租房源建立完整的备案制度,根据房租变化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对策,在房租上涨时对低收入群体发放租房补贴等。
租房是城市无房族最后的一道安居底线,如果说买不起房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租不起房则就意味着楼市已经完全畸形了,对于无房族而言,租不起房就只能流离失所,这可是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应该出现的局面。在租房方面,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公布区域租金指导价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和一个开始,虽然意义不大,但总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能够真正做出更多积极的事情出来。
(作者:潘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