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个国庆没消停,连续跑了郊区的好几家楼盘,一天顶多看两家,这都是冲着打折的优惠而去的。”一名北京市民在电话中表示。
这位市民的感慨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除了假期外出外,很多人选择在附近地区看房,“因为假期的打折力度可能比平时的周六、周日的力度更加大,所以机会不容错过。”
有分析师表示,上周北京商业地产市场适逢国庆假期,市场表现继续低迷。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政策对于楼市的负面影响继续深化,十一期间北京市住宅交易量同比、环比下滑幅度均超一成,这是政策利空和假期因素相叠加的结果。“京十五条”执行已超过半年,政策稳步收紧使得购房人观望情绪浓重,造成楼市成交量进一步萎缩。
据悉,楼市供给和需求错位,导致库存量持续攀升,截至10月8日,北京市住宅存量已逼近11.5万套。
对此,高姗表示,大面积住宅存量增加是限购下的需求结构调整所致,过高的总价在考验着信贷紧缩环境下购房者的筹款能力,这些困难正在削弱市场的消化动力,制衡开发商在市场博弈中的竞争优势,导致大面积、高总价楼盘成交下滑。
“开发商在紧绷的资金压力下,北京房价开始大面积松动,在供应集中的近郊新城,众多项目采取‘明降’、‘暗折’等手法吸引购房者,北京房价正在出现结构性下降。”多位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
据悉,十一期间楼市价量双降,成交均价跌破去年黄金周房价水平。楼市受挫各有不同,比如,郊区的松动程度更大,而相比于一手房,二手房的市场则更加冷清,不容乐观。十一长假期间北京市二手住宅累计成交131套,日均签约量不足20套。
对此,高姗指出,二手房的市场表现往往先于新房,是楼市变化的晴雨表。十一期间二手房市场骤然降温,新房或将紧步后尘。
亚豪机构数据也显示,十一长假期间(10月1日-7日)北京市商品住宅的整体成交均价为16861元/平方米,同比去年黄金周下滑5.7%,环比9月同期,更是大降27.5%。与去年国庆七天长假期间的楼市成交量相比,成交套数同比减少14.7%,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了16.1%;环比9月同期也呈现出大幅回落,成交套、面积数分别减少了14.3%和18.7%。高姗分析,在调控深化、供应激增的市场状况下,购房者关心的只有价格,尤其是存量数字庞大的近郊区。如果调控继续,这些近郊区的房价将会出现大面积松动。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