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商住楼热卖莫忘冷思考
 

  限购政策的出台,使得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外出打拼人士暂时丧失了购房权利,因而那些并不在限制范围之内的商住项目成为他们的首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物业虽然优点突出,但同时缺点也不少。

  商住楼项目“吃香”

  严厉的限购政策让外地人把目光投向了商住项目。所有已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都把限制外地人在本地购房作为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北京来说,便对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外地人限售。这让很多手中有钱的人丧失了购房的权利,在抑制炒作的同时,也让部分刚性需求受到了影响。

  对于很多外地人士来说,可能会面临有钱却无权买房的尴尬情形。如有些人连续缴纳社保或者个税的年限尚未达到规定年限,这样即使手上有钱,也不具备购房条件,因而无法买房。但这些人的确有购房需要,于是只能“曲线置业”,选择限购红线之外的商住项目。

  北京已经冒出这种苗头。据了解,北京限购细则推出之后,商住项目购买热情高涨。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统计,在2月下旬曾出现过商业项目网签套数日均120套的情形,这对于当时北京住宅网签日均仅215套的境况而言,可谓是“壮举”。

  正是因为如此,北京商住项目有望“咸鱼翻生”。如一个名叫“7克拉”的商业项目在短短3天内就售出70多套房,于是开发商酝酿涨价。另外一个商住项目首城双景,近期准备再次推出一批房源,排号已经过万,虽然目前楼市处于冰冻期,但该项目并未打算采取任何降价促销措施。

  在上海,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有一些来自江浙一带的人士在上海并无固定职业,因此无法提供社保或是个税证明,但这些人并不缺钱,而且有实际的住房需求,因此他们也开始寻找不受限购影响的商住项目,来代替商品住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页  第1页  共3页

(《理财周刊》 2011-03-09)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