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下的房企资金链压力逐步增加,尤其是在住宅项目开发领域,大多数房企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难题。不过这次楼市调控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商业地产,因此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相对还是比较理想,但是对于国内吃惯了饕鬄大餐的房企而言,商业地产稳定而持续的收益模式不太受青睐。在目前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不少房企开始低价变卖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外资就趁机低位接盘,抄底中国商业地产。
外资之所以选择抄底中国商业地产,首先在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国内的房企的负债率相当高,如果是通过高成本融资购买商业地产的话,可能每年的收益还比不过融资的利率成本,这样并不划算。国内房企习惯了短期开发,迅速获利的模式,在经营和管理商业地产获利方面根本不具备优势,也没有兴趣,这就是不少房企都喊着要重视商业地产,最终却没有真正的打开商业地产的成功经营之路的原因。商业地产单个项目的融资总额都不低,买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就需要数十亿资金,国内的房企不会这样不差钱,从融资成本角度来算也不太划算,而外资背景的投资者融资成本更低,融资规模大,融资难度小,因此他们在资金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外资之所以选择抄底中国商业地产,其次则在于其经营理念和长期投资理念。相对于中国房企习惯于暴利生存模式,外资对于年收益超过百分之一二十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也很青睐,通过低成本融资,然后每年的收益就足以分期偿还其融资额度,这是一种相对理性和持久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对于大型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外资也有比较丰富成熟的经验,因此抄底起来也有底气,并且外资抄底商业地产的平均成本较低,一般都比周边住宅的均价要低不少,这是很多人都艳慕但是却无法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做后盾。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商业地产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这种升值是建立在长时段的基础之上,如果急于获利,肯定不太适合投资,只有长期持有,才能够真正获取未来升值空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长期性的价值投资理念。
房企卖项目求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开发商的资金危机,然而外企趁机抄底商业地产项目,这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商业智慧。国内的房企很聪明,却永远都不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