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置业需冷静 规避三个购房误区
 

  买房在中国变得更加困难,如果过去仅仅是房价高的话,那么在限购令之下购房资格也变得弥足珍贵,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说,购房需谨慎,一定要理性。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购房可能是一生的大事或者最大的投资,不容有失,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个人和家庭的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方式规避一些购房误区就很有必要了。

  购房误区之一:勉力为之,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按照当下中国收入水平和房价水平对比来看,购房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经济方面尤其如此。但是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或者是为了想寻求一种安全感,或者是为了婚恋安家需求等,在自身经济条件并不具备的时候就勉力为之,在经济方面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和周旋空间,比如说曾经的那个为了购房透支十几张信用卡并借钱很多的北漂女,她就典型的案例,估计困在房贷危局中无法解脱。在购房的经济问题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承担过重的经济压力,通常还房贷的比例不要超过自己月收入的6成,否则就会降低生活质量,降低对抗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等,从而对整个人生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购房误区之二:听信忽悠,盲目跟风购房。尽管在电视上基本上看不到房地产开发商的楼盘广告,但是楼市的确是广告投入最大的行业之一,只不过其针对性更强而已。不管是发放的各种宣传小册子,还是听售楼小姐的介绍,甚至于路边的大型广告牌等,都是楼盘的广告形式,基本上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对购房者进行渗透,要是购房者在购房之前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加强一些怀疑的精神的话,很容易被这些广告给忽悠进去,按照别人设计好的途径步入购房者行列。或许有些人能够抵抗住这些明显的广告诱惑,却无法抵挡住另外一种更为隐蔽的整体从众心理效应,当整个楼市都在狂热,当所有人都在议论房产赚钱的时候,也忍不住关注然后投钱进去买房,只为从中分得一杯羹,虽然这种盲目跟风的结果通常没有几个好的,但是上当者永远都那么多。

  购房误区之三:不做全面的考察,匆忙抢购。尽管期房这个概念不是出自中国楼市,但中国的期房应该是卖的最好的,其实在中国这种楼市商业环境当中,最好不要购买期房,因为什么都没有成型,而购房合同利益往往无法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从楼市各种信息来看,期房的购买者基本没有几个满意的,各地的期房纠纷不断,购房者最后也只能默默承受自己的损失。购买期房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抢购心理,害怕房产成功开发之后价格太高或者房源太少,所以想提前购买,殊不知风险也随之被无限放大,对于购房者十分不利。此外,一些开发商也经常刻意制造抢购气氛,误导购房者也加入抢购行列。本来购房时就应该对房源质量、周边配套、整体交通和环境等进行一个全面的考察,才能得出房产价值系数,即使是现房,要做好这些工作都需要不少的时间和努力,期房就更难了,很多时候都没办法下手。购房者最好保持淡定,切忌抢购,置业前一定要做全面考察,如此成功率才高。

  买房子既是大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陷阱,因为涉及的资金数额很大,所以一定要加倍谨慎,规避可能遇到的置业误区,这样才能保证购房置业的安全性,毕竟一旦出问题的话代价就太大了。要是没有什么经验的话,在购房时一定要多咨询相关置业专家,争取少留隐患。

  (作者:潘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银率网www.bankrate.com.cn 2011-05-09)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