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费率的改革方案历时一年多,终于到了揭幕的时候了。近日中国保监会宣布广东为车险费率改革试点,至此中国的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整整走过了十个年头。
据了解,现行机动车商业保险行业基本条款是2007年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的,分为A、B、C三款,人保、平安和太保成了这三种条款的典型代表。这种费率制定方式使得保险公司的车险价格趋于一致。而新规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确定附加费用率,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自行确定条款费率。也就是说,部分资质较优的保险公司有了独立定价权。保监会称,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公司自有数据拟订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其条件为:经营商业车险业务3个完整会计年度以上;连续三年综合成本率低于100%,且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上年度承保数达30万辆以上,以及其他条件。
与过去十年的规定不同,此次新规中最大的亮点是“高保低赔”、“不计免赔”等备受争议的条款有望获得规范。目前,部分车险公司以500元或300元为“横杠”,将车主出险率与来年车险优惠幅度挂钩。仅这一项就迫使车主“吃哑巴亏”,如车险理赔正好超出此“横杠”几十元,车主不得不丢掉蝇头小利,确保来年从优惠的车险中“捞回来”。实际上,车险费率改革在全国已有先行试点,深圳、北京等不少地区已启动车险费率浮动试点工作。其中深圳车险与交通违章挂钩,但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及车险信息平台的升级,工作细节较为复杂,具体实施尚无时间表。
车险费率市场化,最终受益方将是消费者。有市场人士认为,一旦保险公司自定商业车险费率,市场上或将出现更多优惠的车险产品。不过,新规对豪华车和低档车投保难的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据了解,目前某些豪华车的保费竟逼近车价的3%,投保还需保险公司“特批”。也有部分车主担心车险费率市场化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会借此达成“价格默契”,车险费用不降反升。此次车险费率市场化的重启是否重蹈价格战,还是会带来一番新的景象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吴魏君)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