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21.8万公顷 今年住房计划供地量创新高
 

  国土资源部12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为21.8万公顷,约为前两年年均实际供地量的2倍。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计划占78.6%,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超过前两年10.17万公顷的年均实际供地量,创下该计划编制以来新高。与去年供地计划以及实地供地量相比,分别增长18.5%和72.6%。全国计划供应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和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17.13万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供应7.74万公顷,与去年实际供地规模相比,增幅达138.9%。

  国土部要求,各地要对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实行计划单列,严格控制大户高档商品住房用地,禁止向别墅供地。相关部门要严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类房型建设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0平米以内,以40平米为主。

  国土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表示,为继续落实中央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各地从增加供给、引导预期等方面,加大了土地市场调控力度。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据初步测算,将构成用地需求近4万公顷。

  对于当前土地市场的形势,廖永林指出,保障房供地规模加大,不会对商品房供地形成“挤压”,这两者的市场主体、设计程序都不一样。供地计划并不一定等同于最终的供地实际规模,但这表明了当前的政府供地能力。供地计划信息公开,是为了继续落实房地产调控,促进部分地区房价合理调整。

  针对部分城市的商品房用地“流拍”现象,廖永林认为,商品房土地市场属于市场经济领域,企业对于土地市场走势有着自己的判断。从监测数据来看,4月15个重点监测的国内房企均未在一线城市拿地。从全国来看,“流拍流标”现象并未形成普遍趋势。

  (作者:韩晓东)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5-13)
【关闭窗口】
理财工具
期货看盘器
进入>>
黄金看盘器
进入>>
外汇看盘器
进入>>
证券计算器
进入>>
  黄金理财计算器
  外币理财计算器
  股票投资计算器
  国债理财计算器
在线理财规划
 
  购房规划
 
 
  保险需求分析
 
 
  购车规划
 
 
  在线车险规划
 
 
  家庭财务健康诊断
 
 
  子女教育规划
 
 
  开放式基金投资规划
 
  投资风险自测
  投资者教育手册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