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无论是机构还是私人藏家,对艺术品保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专业门槛高、价值巨大、风险集中、估值困难等壁垒,令我国艺术品保险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故宫展览品被盗后半年不到的时间,近期故宫文物受损事件,再次引发各界强烈关注,文物、艺术品投保成为人们目前热议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收藏品市场走出的都是一条明显向上的曲线。随着国内拍卖市场的不断扩大与成熟,以艺术品为标的的衍生金融产品的不断兴起,我国大陆的艺术品市场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但从一些博物馆、拍卖行、私人收藏艺术家了解到,他们对其拥有的艺术收藏品普遍缺乏安全感。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但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买保险。而博物馆和美术馆,多数藏品也都处于无保险状态。
艺术品保险为何这么难?到底难在何处?笔者走访了博物馆管理、私人藏家和商业保险公司各方人士。
什么是艺术品保险
所谓艺术品保险,其实是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主要承保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艺术品直接损失。保险标的包括投保人所有或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有投保人负责保管、展览、装卸、运输的艺术品。毋庸置疑,购买艺术品保险是最直接的风险管控手段。
2009年,平安财险就开始推出艺术品保险,通过特约保险的形式承保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所有或受托保管的艺术品在馆藏、展览、陈列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坏或灭失(以下简称“损失”)。除了艺术品保险主条款之外,还可以附加艺术品运输风险扩展条款,来承保艺术品在搬运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或者灭失。
为何艺术品保险不够发达
2011年8月,人保财险北京市分公司与某金融公司签署了一份艺术品保险一揽子协议,为其旗下拥有、保管的价值高达1.2亿元的艺术品,提供从馆藏、展览到运输各个环节的艺术品综合保险保障。此次签署的保单,竟然才是2010年文化部和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后,我国保险业签署的第一单文化产业专属保险。
可见,虽然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规模已成世界“老二”,但艺术品保险市场才刚刚起步。
对于艺术品保险与艺术品市场发展“脱节”的问题,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赵先生、苏黎世保险商业部负责人等专家则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观念问题,由于艺术品价值高,高额的保费让客户望而却步;其次,文物具有唯一性,标的很难确定价值,保险公司一般不轻易给其投保,尤其是对艺术品所在环境的安全保障情况不确定;但最主要的是国内缺乏专业配套的防损服务链,鉴定和定价体系也不完成,造成保额难以确定,并导致无法开展此业务。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艺术珍品包装、运输和保险基本上交由“华协”国际珍品货运服务公司承担。国有艺术珍品在馆藏、展览、出借、运输各个环节中所可能遭遇的意外风险如何防范,由于涉及文物安全这一敏感话题,也很难与商业保险公司做更多风险规避、物损防范方面的合作。
个人藏家可按特约财产投保
另一方面,如今,私人艺术品收藏家、普通个人收藏爱好者也是越来越多了,那么,如果家中存放了一些古董(如古代瓷器、古玩等),以及名贵的字画等,又该如何上保险呢?
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核保部专家介绍说,一般而言,艺术品保险的投保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星级酒店;拍卖行;信托等艺术品衍生品的金融机构;另外还包括艺术品爱好者等个人投资者。
艺术品保险较为成熟的市场中,个人收藏者也可投保。但在国内市场艺术品保险还属于起步阶段,一般投保前需要由保险公司及再保市场认可的国际权威鉴定机构对投保艺术品重新鉴定,而重新鉴定的高额费用对于个人收藏者而言往往可能令其望而却步。
不过,核保专家支招说,对于字画、古董、古代家具等收藏品,藏家可以到各家财产保险做一个详细咨询,是否可以以特约财产保险的方式投保。因为在普通的财产险条款中,这些宝物都不在承保范围内,只能以藏家与保险公司作一个特约财产投保的方式才能进行。
藏家与保险公司双方达成基本意向后,保险公司会派专门的核保人员上门为这些宝物估值核价,甚至动用专门的鉴定专家去“鉴宝”。如果双方能够就宝物的投保金额达成一致,那么就可以特别为这一个或多个宝物制作一个“特约财产保险条款”,互相约定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等相关事项。
而在费率方面,则是按照物品本身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浮动费率,当然,肯定比普通家财险要高。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收藏品附加价值较高,同时存在一定的升值可能,所以很可能出现投保当时约定的价格双方都还满意,但投保后由于这些收藏品快速升值,理赔时对于赔付金额容易出现纠纷,所以目前各家财险公司在私人收藏品保险方面的业务开展得很少。”专家介绍说。
保险还得靠各方共同提升
面对国内日益庞大的艺术品市场,面对越来越多人所热衷的“集藏热”,艺术品保险的需求肯定是越来越旺盛的。但是,今后国内的艺术品保险之路如何走,如何让保险为博物馆、艺术品专门机构、个人集藏家更好地服务?
各方面专家一致表示,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损失保险,专业艺术品保险的建立有赖于各方面的发展:培养专业艺术品核保、理赔及营销人员;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及鉴价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培养各类艺术品的修复专家;成立专业包装、运输公司及仓储设备;提升收藏者对艺术品防损及购买艺术品保险的理解等。
而针对如何缓解国内缺乏配套防损服务链的问题,不妨借鉴海外发达市场的做法,比如由专业化的保险中介或经纪人来解决,在伦敦,就有一批非常专业的核保以及防损工程师,他们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于高风险的业务或特殊的投保标的,比如艺术品的鉴别、降低艺术品潜在风险,如对安保系统、气温控制、运输、借出艺术品、估价等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加强保险专业人员与艺术品评估鉴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是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婷 张安立)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