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苏州市高新区徐先生,28岁,从事教育类、广告类工作,本科学历,税后年收入20万元。
徐先生妻子,26岁,公司职员,本科学历,税后年收入3万元。
夫妻二人均身体健康,缴纳了基本社保,目前暂无子女。
家庭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123万元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18万元 |
房地产 |
100万元(一套自住房) |
汽车 |
5万 |
负债 |
50万元 |
房屋贷款余额 |
50万元(剩余年限:27年) |
注:徐先生给出的房屋价值、贷款余额均为50万,疑有误,我们认为第一个50万指的是除去房贷后的房屋净值,所以,将房屋价值校正为100万。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 |
收入 |
22000元 |
工资收入合计 |
4000元 |
其他收入 |
18000元 |
支出 |
5700元 |
房贷支出 |
2700元 |
生活开销 |
3000元 |
家庭年度税后收支表 |
收入 |
0 |
支出 |
3000元 |
父母赡养费 |
3000元 |
二、理财目标
在苏州购买150万的大户型房子。
三、财务分析
徐先生家庭的特点是,有房有贷,但月供压力较小,只占二人月均收入的12%,对生活基本没有太大影响,并且工作收入稳定,略有结余。目前基本财务安全,但是现金及活期存款盈余过多,而且家庭没有任何的投资。在市场高度通胀,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样的状态有待改变的,建议适当增加投资。
目前市场基本是震荡局势,可逢低建仓偏股型基金,或者购买些稳健类产品,如债券型基金、保本或保收益类理财产品。也可以先将资金购买货币型基金,赚取比活期存款稍高的收益,择机将货币型基金转换成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
四、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因为徐先生夫妇二人预期收入稳定,建议平时保留17100元左右(约等于家庭月开支的3倍)作为日常备用金,已备急需。备用金可以现金、活期存款、货币型基金的形式存在,在年度大项支出之前,注意补充备用金。
目前的现金及活期存款共计18万元,扣除之后剩余162900元,可进行合理投资,博取超额收益。
2、保险规划
保险是保障家庭财务稳定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建议对保险方面的规划提高重视。
资料显示,徐先生夫妇二人都购买了基本社保,除此之外,二人没有任何商业险。我们认为,社保的保障力度不足,有条件的话建议及早投保保障类商业险。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徐先生。不过,收入多,相应承担的责任也大,建议保险投入向徐先生倾斜。
3、购房规划
因为徐先生的目标是在苏州购买150万的大户型房子,但是现在的房子市值约100万,而房屋贷款余额还有50万,如果现在卖掉现住的房子去买新房,仍然达不到二套房首付75万的要求。按目前房贷政策,再购房属于二套房,将执行5成首付和1.1倍贷款利率。
所以,我们建议徐先生暂缓买房,积累大约1-2年之后再去买房。到时,除了有能力偿付首付,还会有盈余,可用于房子的装修或生活的改善等用途,不至于因为买房而大幅降低生活质量、导致财务脆弱。
假设贷款80万,若按20年偿付,商业贷款利率6.8%,故每年需支付约8万左右。从徐先生每年的收入扣除各项支出后,每年将会盈余11万左右。该11万可用于投资子女教育和夫妇二人的养老方面。这样安排,财务不至于太过紧张。
另外,如果采取“卖旧买新”方案的话,注意考察房价,逢高变卖旧房。
4、子女养育规划
假如徐先生夫妇3年后养育子女,计划从第二年后每个月预留3000元现金投资于债券型基金,年收益按6%计算,一年后可得到约3.7万,此笔资金足以应付短期内母亲医疗和婴儿出生初期的费用。子女教育费用则可以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做一个长线投资。
(作者: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合作机构或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工行意见,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