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山东济宁陈女士,28岁,在国企煤矿工作,本科学历,税后年收入2万元,上了五险一金。
陈女士丈夫,27岁,在国企工作,本科学历,税后年收入5万元,上了五险一金。
家庭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5万元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20000 |
定期存款 |
12000 |
基金 |
8000(每月定投200元) |
股票 |
10000 |
房地产 |
一套二手住房 |
负债 |
20万元 |
房屋贷款 |
20万元(公积金贷款,剩余20年) |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单位:元) |
家庭月度收入 |
6000 |
工资收入 |
6000 |
家庭月度支出 |
3500 |
房贷支出 |
1500 |
生活开销 |
1500 |
其它支出 |
500 |
家庭其他年度收支表(单位:元) |
家庭年度收入 |
0 |
存款、债券利息 |
0 |
家庭年度支出 |
2000 |
父母赡养费 |
1000 |
其它(旅游等) |
1000 |
二、理财目标
1、还贷;
2、三年之内买5-6万左右汽车;
3、马上要小孩,孩子的日常消费、教育。
三、财务分析
陈女士家目前每年结余2.8万元,如果保持目前的收入状况不变,理财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不大。但综合考虑,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陈女士家房贷支出占其月度纯收入的60%。一般认为应不高于1/3的比例,否则家庭财务会比较脆弱。而且,不建议陈女士提前还贷。
另外,陈女士没有给出房子的市值,从而无法得出资产负债比等更详细的信息。一般认为,负债比例最好低于50%,否则偿债能力受影响,从而导致家庭财务脆弱。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家庭结余并没有完全被存在银行,而是大部分用来进行基金定投和投资股票。在CPI高企的时代,不做投资无法跑赢CPI,投资习惯应当坚持,但注意高风险投资品种的比例控制得当。
四、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建议平时保留1.05万元左右(相对于家庭每月支出的3倍)作为日常备用金,如果预期收入不太稳定,可以考虑多留些备用金,以备急需。备用金可以现金、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型基金的形式存在。建议夫妻各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
保险是保障家庭财务稳定的基石。
陈女士及先生都上了社保,一般认为社保的保障力度不够大,建议追加保障类的商业险,建议陈女士及先生分别上20万、50万的重疾险和20万、50万的意外险(约等于10年的收入),保费控制在7700元/年。这么安排的目的在于,万一家庭成员发生意外,家庭收入在10年内不至于骤减。
有孩子后别忘了给孩子上保险——教育险、健康险,以保证孩子获得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保障。
3、生子及教育计划
孕检+生产,准备1万元的准备金足够。如果要为孩子留存脐带血,需要另备首付金(估计至少5000元),家庭目前的流动资金加上一年的积蓄,完全满足要求。孩子出生后的生活消费不会太高,从夫妻二人的月收入中支出,不另作规划。
陈女士准备要小孩,小孩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支出不会太高。大学前的教育费用可以从夫妻二人工资收入中支出。
陈女士有怀孕打算,假设20年后孩子上大学。孩子大学的费用规划如下:陈女士目前有200元/月的定投,建议每月为小孩多定投50元,合计250元到指数型基金(用钱前,择机转化成低风险的货币型基金或者纯债基金)。基金年收益按10%估计,到小孩18岁时,这20年间可累积约18.90万元,作为小孩的大学费用。按年通胀率3%计算,这18.90万相当于眼下10.47万的实际购买力。按大学生年均消费2.5万看,足够满足孩子的大学教育。若打算出国留学,应提高定投金额。
选择指数型基金做定投的原因在于,指数型基金与股市波动相关度最高,投资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比任何主动操作的公募基金都能更好地享受股市上涨。
另外,还可为小孩办一份教育保险,确保小孩的基本教育费用。
陈女士目前有200元/月的定投,不知是用于夫妻养老还是子女教育,或者仅仅是作为强制储蓄而去投资。建议将不同用途的账户分开管理,且尽量做长期投资,这样效果更好。
4、购车规划
经过上述规划,年净收入调整至1.97万元。3年后家庭流动资产积累至9.41万元,买5-6万左右的汽车全款问题不大。
5、投资规划
陈女士明显偏好股票投资,除了200元/月的基金定投,悉数投向了股票。但在年度收入里面并未见到投资收益的相关内容,所以不知道陈女士做股票的技术如何。做投资一定要注意品种的选择。股票只是常见投资品种的一种,风险偏大,注意控制股票持有比例。陈女士可以考虑股票型基金等替代品种,风险要小于股票,且同样可以间接做股票投资。在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品种,是很重要的。
另外,可以考虑减少定期存款的比例,毕竟定期存款难以跑赢CPI,定期存款的替代品种是保本型基金,或者纯债型基金,后两者风险也相对较小,但收益要高于定期存款。
另外,国企比较清闲,夫妻二人都有一技之长,建议用业余时间做点兼职,以提高家庭收入。
(作者: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合作机构或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工行意见,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