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宁波市陈先生,30岁,公务员,本科学历,税后年收入约10万,文笔佳,善于撰写各类公文。
陈先生妻子,28岁,中学教师,硕士学历,税后年收入约10万,可兼职做家教。
夫妻二人均健康,暂无子女。
家庭资产负债表 |
资产 |
236万元 |
现金及活期存款 |
1万元 |
定期存款 |
20万元 |
房地产 |
200万元(一处) |
汽车 |
15万元 |
负债 |
0 |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 |
家庭月度收入 |
1.6万元 |
工资收入 |
1.5万元 |
其他收入 |
1000元 |
家庭月度支出 |
4000元 |
生活开销 |
4000元 |
家庭其他年度收支表 |
家庭年度收入 |
4万元 |
其它收入 |
4万元 |
家庭年度支出 |
1.6万元 |
父母赡养费 |
6000元 |
其它(旅游等) |
1万元 |
二、理财目标
1、3年内购买或者换辆25万左右的汽车;
2、希望每年可以进行1-2次旅游,范围不限,今年内将进行一次费用控制在2万内的国外旅游;
3、希望通过准确的理财方式,增加整个家庭的稳固性,增加家庭财富,以便于应对CPI上涨和保持家庭生活水准。
三、财务分析
陈先生夫妻二人家庭有房无贷,年度结余率高达72.41%,收入较高且稳定,支出较低,可以说年纪轻轻已基本“财务自由”,加之理财目标并不算宏伟,所以实现起来非常轻松。
但是,从目前的资产结构来看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说,投资资产形式过于单一、定期存款的比例过高。陈先生有投资意向,可尝试一些更积极的投资方式。
尽管陈先生没有将养老、子女教育(1年后打算添宝宝)列入理财目标,但这些都是不可不考虑的长期理财规划。
四、理财方案
1、现金规划
建议平时保留12000元左右(相当于家庭每月开支的3倍)作为日常备用金,如果预期收入不太稳定,可以考虑多留些备用金,以备急需。在年度大项支出之前,注意补充备用金。备用金可以现金、活期存款或者货币型基金的形式存在。建议夫妻各持一张信用卡,以备不时之需。
2、保险规划
保险是保障家庭财务稳定的基石。
资料显示,陈先生在政府部门工作,妻子在学校工作,各自单位都为其购买了社会保险。除此之外,资料显示,二人没有任何商业险。我们认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力度不足,有条件的话建议及早投保保障类商业险。
建议陈先生及妻子结合社保的额度来安排商业险,各购买30-50万的重疾险和约100万的意外险(约等于10年的收入)。这么安排的目的在于,万一家庭成员发生意外,家庭收入在10年内不至于骤减。如果选择购买万能险或者分红险附加的保障险,保费会低很多。
以主险方式购买保障险,保费比较高,两人合计超过4万元/年,因此,我们建议以分红险附加保障险的方式来投保,这样可以大幅降低保费。
有孩子后别忘了给孩子上保险——教育险、健康险,以保证孩子获得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保障。
3、购车规划
陈先生家打算3年内购买或者换辆25万左右的汽车。
如果保持现有收入水平不变,且无重大意外支出发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3年内全款购车。实际上不用3年,定期存款到期后,20万定存,外加不到半年的收入,即可全款购车。
单纯以薪金收入购车的话,不到2年即可攒够全款。
由于陈先生有全款能力,所以是否贷款购车,完全看个人喜好。一般传统观念倾向于全款,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如果经衡量,贷款购车的贷款部分能有较大把握取得更好的投资收入比(相对于车贷利率),那么合理利用借贷杠杆、贷款购车更理性。
4、旅游规划
诸如旅游之类的消费支出,是否该增加,增加幅度是否合理?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二:
(1)消费不影响流动性,即短期留足日常备用金,同时兼顾中长期的支出需求来合理安排眼下消费,防止流动性枯竭;
(2)加大消费后,依然保持合理的结余水平,以防消费影响家庭资产的积累速度,今日过度消费导致将来生活窘迫。
陈先生目前家庭负担较轻,除了购车也没有重大支出项目。每年1-2次旅游增加的支出——假设为3万/年——也只会将目前的家庭结余率从72.41%降低到59.48%,后者仍然处于较高结余水平,足以应对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即将增加的隐性支出。所以该项消费支出可行。
5、投资规划
在现有收入、支出变动不大的前提下,要想保持家庭资产的保值、稳健增值,做好投资是关键。
陈先生根据自己的资金量、风格、期望值,去进行积极的配置和投资,是实现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
陈先生对于股票、期货等有所期待,但首先,我们需要向陈先生阐述一个理念——理财产品对理财只是工具而已,比工具的选取更重要的是规划。
研究表明,投资结果90%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其他10%是由产品的选择、投资者经验、市场等共同决定。根据每个家庭不同的资产状态、风险承受能力去做资产配置是投资的重中之重。
我们建议陈先生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获取一份系统的、量身定做的投资方案。此处只蜻蜓点水地做一个大致的方案,主要是结合理财目标做配置方案。
长期规划,如夫妻养老、子女教育,这种投资期限在10年以上的投资部分,我们建议以基金定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基金定投的原理,自主地、阶段性、持续性地逢低建仓于基金。自主投资的优势在于时点可以把握得更好,缺点在于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强制储蓄的效果可能反而差于基金定投。
中短期的投资资金,在没有投资经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专家集合理财产品,如基金、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从描述上来看,陈先生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因此可以在资产配置中配置较大比重的较高风险产品,比如低风险、高风险比例为4:6。
最近股市震荡,偏股型的基金注意逢低建仓,也可以先将资金购买货币型基金,赚取比活期存款稍高的收益,然后在恰当时点,将货币型基金转换成偏股型基金。当然,陈先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保留部分股票、期货投资。
股票、期货投资,都属于60%的高风险投资产品,尤其是期货投资,风险由于杠杆机制被放大数倍。期货投资大多是专业选手的战场,比股票投资更需要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如果经验不足,慎入。
除了良好的投资习惯,开源节流也是很好的财富增值手段,陈先生夫妇也可以考虑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兼职、提高职业综合竞争力以期更好的薪酬等等。
(作者:北京展恒理财顾问有限公司)
注:本信息仅代表合作机构或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工行意见,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