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新的经济金融危机将被如何命名
 

  所有人都能够感觉到,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发生一场危机。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危机领域,因此关于这场危机以及接下来的大危机并没有一个官方名字出现。接下来我个人就危机可能被命名的方式进行一下猜测,顺便解构一下危机可能爆发的领域。虽然过去十余年的过度宽松与过度融资是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对危机命名时,通常以触发事件更加受欢迎。

  1、“特朗普危机”或“贸易战危机”

  如果没有哪家企业先行出现大的丑闻和困境,而是大部分企业随着股市崩塌一同进入财务和债务双危机状态,那么反全球化并且直接导致企业市场广度缩窄,经营收入减少的“贸易战”一定会成为最大的替罪羊。从时间线上看,全球经济在贸易战逐步升级后崩塌,将危机爆发归因于贸易战也是禁得起推敲的。当然,考虑到各界对特朗普的“感情”以及特朗普是贸易战主要推动者和代言人这一事实,学界使用“特朗普危机”这种命名方式帮助现任总统载入历史也是非常可能的。

  2、“假账危机”

  每一次危机爆发后,都一定会发现大量公司,包括全球顶尖巨头在内,有长期做假账的行为,内外审计形同虚设,甚至有与审计串通腐败的行为出现。做假账的行为不会是在危机爆发后才开始的,一定是出现了很长时间,通常会被喜欢研究财务报表的做空机构发现并在布好仓位后曝光,也有可能被参与造假,且因待遇、升迁、解职等问题心怀不满的员工举报而发现。假账被公众发现后,直接的后果就是股价暴跌,债券无法偿付,进而引发相关行业和金融机构连锁反应,只有在欧美股市综合排名前五十的公司被发现做假账才足以引发大危机。如果本次危机因为大公司做假账而被正式引爆,可以命名为“假账危机”,当然也可能以引爆危机的这家公司命名。如果危机爆发时间点在10月份美国财政年度附近,“财报危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3、“交易员危机”

  不管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多么完善,系统多么先进,交易员或者更高层级的交易主管通过违规操作,瞒报大额亏损,持续扩大交易量为金融机构造成足以破产亏损的故事永远都会不断发生。如果这次发生在一个排名全球前十的大金融机构,并且成为了全球大崩盘的直接诱因,那么就很有可能被命名为“交易员危机”,或者也可能以被交易的金融品种进行命名。

  4、“科技危机”

  飞得越高的,往往摔得越狠。过去无论是从估值倍数还是市值成长方面收益最大的都是科技股,美股市值前六名(微软、亚马逊、苹果、FACEBOOK、阿里巴巴和谷歌)都是科技股,六家合计总市值超过3.8万亿美元。科技股如果出现大变化非常容易引发大危机,而科技股又恰恰是容易出现大变化的品种。由于估值倍数过高,科技股几乎不会出现横盘,要么大涨,要么大跌。考虑到目前几大科技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停滞状况,结合贸易战直接影响了其中部分巨头的经营数据,科技股集体出现危机并不会令任何人意外。如果有人有兴趣讨论LIBRA虚拟货币对于股价影响的问题,需要提醒一下,金融的估值倍数远低于科技。

  5、“面包危机”或“中产危机”

  能够消灭中产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目前美国失业率非常低,但收入长期不见增长,家庭日常开销越来越难以被负担。如果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美国居民家庭资金状况出现普遍性问题并扩散,出现大规模影响社会生产的抗议行动(如占领华尔街)并引发危机,那么危机可以被命名为“面包危机”或根据受影响群体被定义为“中产危机”。

  6、“欧洲危机”

  欧洲从2008年以来经济从未真正健康过,所以人们对于欧洲没有特别期待,对于欧洲的各种状况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使得欧洲并不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地。但是如果出现预期之外的状况,比如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也出现脱离欧盟的诉求,引发连锁反应,则有可能引爆大危机。不过客观来说,等待欧洲引爆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7、“银行危机”

  银行业危机和倒闭潮大概率会在本次危机爆发后发生并且持续数年,但是银行是否能够成为本次危机的诱因值得探讨。通常银行发生危机都是在重仓资产发生裂变或者因价格波动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下发生,滞后于社会其他行业的变化。不过如果因为某家银行违规操作或者被制裁引发挤兑,进而引爆危机,那么危机也可以被命名为“银行危机”。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赵弋飞)


(2019-08-0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