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好生活加油,中国石化勾勒发展新蓝图
 
  
    2014年11月17日 08: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大型国有企业作为这场改革攻坚战的排头兵,肩负着新的历史重任。
      2014年9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如期向社会公布销售业务引资名单。25家不同领域的境内外投资者构成了这张万众瞩目的大名单。这不仅仅是中国石化公司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步,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专业化重组的7个月
      今年2月,中国石化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以书面议案方式召开,公司全体董事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启动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在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中国石化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精神的重大举措。
      去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如何进一步构建更为完善的体制机制,并吸纳各种所有制资本的力量,成为摆在国企领导人面前一项新的重大议题。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向社会公开了下游业务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间表,这一举措的背后是中国石化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引资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3月24日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傅成玉强调。
      中国石化开始了改革的预备动作:将所属油品销售业务资产整体移交给销售公司拥有、管理和控制。所属31家省级分公司及其管理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航空燃油有限公司的业务、资产、人员全部注入到销售公司。
      经过4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今年6月30日,中国石化正式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经重组后,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
      在一周后公布的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石化取代老牌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跻身排行榜第三位。在国内,中国石化以引领时代的风姿站在了改革的最前端,不仅在产学研各界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也给了资本市场无限的遐想空间。
      9月14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于9月12日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含等值美元)认购增资后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
      本次增资完成后,销售公司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00亿元增至人民币285.67亿元,中国石化持有销售公司70.01%的股权,引入的其他投资者共计持有29.99%的股权。
      这是中国石化在今年2月宣布率先启动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后取得的又一重大实质性进展,既标志着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引资工作如期完成,也为销售公司下一步重组改革奠定了基础。
      铁肩担重任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化所承担的责任不可谓不重——既是国际舞台上令人瞩目的中国力量,也要成为让消费者信赖、让人民满意的贴心人。
      198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筹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化总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
      数十载以来,中国石化从自身实际出发,以“为美好生活加油”作为企业使命,认真履行着企业社会责任。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中国石化责无旁贷的责任。公司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供多元化能源资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充足的、稳定的、可持续的能源动力。同时,公司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安全领跑生产运营,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运营态势。2013年,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断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向社会捐赠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此外,公司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各利益相关方带来福祉。
      数十载以来,公司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一直秉持着回馈社会的信念。回望中国石化成立三十余年来,已经经历过三次关乎公司和国家能源经济命脉的重大改革。
      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则是第四次,每一次,中国石化都走在对外开放的最前列。公司面向社会引资的销售公司油品业务有盈利能力较强、资产回报率较高,在境内成品油销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等突出特点。
      2013年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年度报告显示,公司销售业务板块营收为15024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营收比例超过50%,为公司最大、最稳定的营收来源。
      将最优质的一块资产拿出来,中国石化让社会看到了改革的决心。同时,也考验着中国石化领导人的管理智慧。如何既在改革中进一步盘活经营机制,又让社会资本共享改革红利,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
      从今年2月19日到9月14日,半年多时间,中国石化按计划、有步骤,高效地完成了引资各项工作。
      在投资者的选择上,遵循了“三个优先”原则,即产业投资者优先、国内投资者优先、惠及广大人民的投资者优先。引资期间,中国石化和销售公司共同成立由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内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评价委员会对选定的意向投资者进行评议,评审过程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监督。经独立评价委员会两轮筛选评议后,中国石化和销售公司选择和确定了最终的25家投资者名单,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的原则。
      这笔被称为2014年全球最大的融资案将进一步推动国资民资共同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对于中国石化来说,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更加激发企业活力,增强整体竞争优势,更多地为公众创造回报。对于社会资本来说,将借助销售公司的品牌、网络、客户等资源,结合自身的运营管理与人才优势,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
      引资完成后,中国石化将和投资者一起,按照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思路完善销售公司的公司治理和体制机制,不仅将建立多元化的董事会,还将对公司管理构架进行优化。销售公司在发展优势油品业务的同时,将发挥平台优势,拓展便利店、汽车服务、O2O、车联网、金融服务、广告等非油业务,逐步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打造让消费者信赖、人民满意的生活驿站。
      当然,中国石化改革的决心和步伐并不会停止。同样是在9月,公司宣布石油工程和石油机械分别以资产置换方式借壳ST仪化和江钻股份实现上市。正如市场所期盼,中国石化集团有望形成一个阵容整齐的上市公司群。
      如今,中国石化正在改革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着。“目前中石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顶层设计的一部分,未来中石化的成品油销售、润滑油、添加剂业务等都将独立出来,走专业化的经营道路。”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说道。
      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中国石化,也将以更加透明的姿态,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揭幕一场接一场的精彩“好戏”。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世华财讯 2014-11-1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