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4日 06:51 4月的深圳,乍暖还寒。在深圳罗湖口岸前的广场上,50多岁的陈阿姨拖着一箱“行李”,还背着一个背囊,但她并不是赶着回家,而是准备去“交货”。 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往返深圳与香港之间,每次都提着大包小包,这就是陈阿姨的“工作”写照。退休之后,陈阿姨和身边的一些朋友做起了一个拥有“职业”身份的工作——“水客”。“我也不是每天都做,因为真的蛮辛苦,带的都是很重的日用品,而且每次过关都担惊受怕,说白了也就是为了生活,赚的都是辛苦钱。”陈阿姨说道。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水客”走私屡禁不绝的根源在于两地商品价格、种类和质量的差异,有专家更将其称为一种经济学现象。从下单、仓库派货、走水、最后到收货,水客团队已经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利益链条。在这个链条上,个体“水客”仅是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且几乎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虽然赚的是辛苦钱,但对于陈阿姨来说,以后这种辛苦钱也许也很难赚了。“这几天我们都在讨论一周一行政策,这直接等于把内地水客给封杀了。”陈阿姨对记者说。 “不是一周一行吗,那还可以每周去一次?” “说是这么说,但水货集团老板发货是不定时的,很难说刚好隔一周就有货,所以说以后基本上没得做。” 从13日起,深圳市户籍居民赴香港签注政策开始调整,由“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持用“一周一行”签注的深圳市户籍居民可在每个自然周的周一至周日前往香港1次,每次可在港逗留7天。“其实,我认识的水客中多半来自香港。”陈阿姨说,“一周一行其实反助香港水客就业,并垄断水货行业。” 果不其然,有香港当地媒体报道,几天前深圳市户籍居民将“一签多行”改为“一周一行”的消息传出后,事隔数小时在专门张贴兼职空缺广告的社交媒体网页上,有网民刊登广告声称招聘大量水货客,标明“成年即可,日薪平均600,日日都有工作,每日工作数小时左右”,呼吁有意者留电话号码,加入手机通讯群组详谈工作细节。 暂时忙完了手上的活,陈阿姨转身离开罗湖口岸准备回家,这是她的水客生活里难得的慢时光。“新政策出来以后,水客是做不了。虽然也不是靠做水客为生,但我这么大年纪了想再找点事做也很困难。”说到这,陈阿姨显得有些无奈。 “不过最近股市行情那么好,与其去花力气搬货,不如花点心思炒股不是更好,最近在搬货的空隙,我们都在聊股票。”陈阿姨脸上又露出一丝笑意,“股市里以前亏的钱都回来了,还赚了一些,现在搬一次货赚200元,牛市里好好炒一次股肯定不止这个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