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08:18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法制化路上再探一步。 5月28日,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首届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16名来自深港澳三地的法律专家,获聘成为前海法律咨委会的委员,并开始履行其职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前海法咨委设主任委员1名,由内地第一届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专业人士担任;副主任委员2名,分别由港澳和内地的一名专业人士担任。在16名委员中,来自港澳地区的委员总数不少于1/3。 根据《前海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的规定,前海法咨委的职能包括参与前海合作区的法治建设和法制创新,为前海的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和法规草案作咨询论证,参与前海拟发布的重大决策,对前海合作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等提供法律咨询。 “前海是国家唯一批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的区域。”前海管理局局长张备表示,前海法律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智囊作用,促进前海法制化国家化营商环境的建立,为前海打造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做出贡献。 据张备透露,目前前海有88%的案件涉及港澳台。前海为此成立了前海法庭,前海法庭实行港籍陪审员制度。目前正在筹备香港法律判例资料库,并计划在前海法庭的基础上设前海法院作为终审法院,相关基础工作已经完成。 就在一周前,前海成立了“前海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研究会”。前海管理局负责人在会上透露,前海拟建立商事法院,总揽全市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的审理,并探索建立深港法律查明机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用香港法律打官司“行方便”。 另一方面,深圳国际仲裁院已在前海正式挂牌运作。它拥有内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仲裁员,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人士232人,占总人数的37.7%。但对于外籍资本来说,可以根据当事人双方的约定,选用其他国家或地区法律进行纠纷的裁定,更具吸引力。 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鹏在上述会议上表示,根据深圳市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推动建立深港法律查明机制,为适用香港法律提供便利,是深圳市法治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9)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