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德尔福是最早涉足Telematics(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人造卫星的GPS系统为基础,通过汽车交换信息的技术)的公司——从最初的Onstar(安吉星)到如今的车机、手机互联、以及车联网的建立。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娱乐与驾驶信息系统产品业务部亚太区总经理道格拉斯·布兰特表示:“德尔福已经将CartoCar、智能驾驶作为今后10年内的开发目标,并计划与整车企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定制化的App平台,让更多的汽车消费者成为Telematics技术发展的受益者。”记者:谈到车联网时,汽车和互联网行业有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安全和便利性。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布兰特:智能手机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大家24小时都可以跟朋友、家人沟通,或者与云端的信息连接起来。消费者自然而然也希望开车时不间断地享受这种便利。不能因为在开车,而无法发送E-mail、无法接收短信、不能跟家人沟通、不能进行购物等等。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
但是问题来了,市场调研数据表明,如果你在开车的过程当中接发短消息,发生事故的几率将会增加23倍。记者:大家都看到车联网的趋势,但是两个行业似乎在讲不同的语言,有文化的冲突。比如:汽车行业更看重安全性、更强调传统的运用模式,而IT行业则会更偏重考虑内容的丰富、用户的感受等。比如,IT行业觉得汽车业流程太慢、缺乏创新。你们怎么看待及解决这些问题?布兰特:IT和汽车行业,整个生命周期、开发周期不一样。一辆车的开发周期一般要2、3年,我们希望它能用10年,100%可靠。而一部手机的生命周期1、2年就差不多了。可能IT业开发一款新的应用产品,4个月、6个月就开发出来了,对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如何解决两个行业开发周期、应用周期不一样的问题,德尔福的方法是在硅谷建立了我们的技术中心,跟IT行业的人更紧密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为什么在美国硅谷设立这么一个技术中心?因为硅谷是全球IT行业和电子行业技术研发的中心,我们要在那里跟这些技术研发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这不仅能让我们对汽车、电子和IT行业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增加我们与终端消费者合作的机会。德尔福跟微软是合作伙伴,我们跟他们紧密合作,同时互相学习。微软他们要进入汽车领域,也要向德尔福学习。比如,在汽车行业内,所有的系统解决方案需要百分之百不出错、不出问题、不能死机。但消费电子的安全要求没那么高,所以需要互相学习。另外一个解决方法,是设计的解决方案要能够不断升级更新。以前做了一个收音机,从生到死就是这些功能。现在做一个收音机,需要收音机的应用可以不断地升级,你可以通过卫星接收、可以通过蓝牙等技术跟互联网连接起来。换句话说,就是让产品有升级的能力。
记者:安全和便利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德尔福有解决方案吗?布兰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结合信息娱乐和主动安全产品及技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安全、更便利的驾驶环境,让驾驶员在享受信息无畅沟通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安全,这也是德尔福车联网整体的思路。举个例子,德尔福的传感器能够监控驾驶员的注意力是不是放在驾驶上。德尔福的雷达系统同时可以监控周围道路的环境,假如驾驶员的注意力没集中在驾驶上,或者你的汽车跟前面的车靠得太近,它将启动一个应急方案来保护驾驶员。目前这种技术还运用在高端的车型上。现在德尔福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中低端的车型上,让更广泛的车型、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这样的产品和技术。另外,进行驾驶环境监控管理。即接收信息时,监测到你的车子正在高速行驶,你需要专心驾驶,那么它就不允许你去收发信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和整车厂合作,并根据每个整车厂的策略进行不同的管理,达到监控驾驶的目的。记者:在手机领域,大触摸屏已经很普及。为什么传统汽车仍然更多使用传统按钮?布兰特:目前,传统按键比触摸屏便宜很多。长期发展来看,触摸屏将会是一个方向,触摸屏的应用会随着价格、成本的降低而普遍应用。但是,触摸屏不是接受信息的唯一渠道,我们还可以结合语音控制等多种技术,打造在安全驾驶的基础上的互联解决方案。新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价格、政府法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