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下半年物价上涨动能较弱
 
  
    2014年06月12日 08:19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4%。
      “近期出台的‘微刺激’政策初期力度并不大,属于渐进式改革,但已对经济数据产生一定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白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目前出现了回暖的初步迹象,但消费、投资、外贸等各方面的压力仍然很大,下半年经济走势与政策调整力度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5月份,各类食品价格环比涨跌互现,七大类非食品价格环比四涨一平两降。其中,蛋、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9.5%、5.6%和2.1%;衣着价格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均上涨0.1%;居住价格持平;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下降0.1%。
      白明分析称,5月份CPI环比小幅上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与猪肉价格、鲜蛋价格的上涨以及翘尾因素有关。同时,外贸刺激、自贸区建设、新兴产业扶持、基建项目开工等也致使消费数据和原材料数据双回暖。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比4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环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从分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数据看,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16个行业产品价格微升,14个行业下降。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金融、债务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白明认为,目前对消费的刺激政策很少,公款消费的减少对经济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贸数据仍然不容乐观,贸易顺差显著增加将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各地偿还地方债的压力较大。
      “年内对外贸和投资方面的微刺激政策对经济形势将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正面推动作用。”白明预计,当前看来,决定下半年CPI涨幅的仍然是国内需求因素,如果需求乏力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年内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未来几个月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另外,随着PMI、外贸出口缓慢回升,经济会有所好转和回暖。但由于PPI仍是负值,不会对CPI的上涨形成正面的推动作用。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12)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