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中国全方位供气格局成型
 
  
    2014年05月22日 05:08
    
      持续十年之久的中俄两国天然气供应谈判在昨日尘埃落定。从2018年起,期限为30年,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对华供应,将有助于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也为中国全方位多气源供气格局打下深厚基础。 
      中国的全球天然气消费量被认为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幅为17.5%。从2004年中俄天然气进口协议谈判开始至今的10年时间内,中国天然气消费已经从2004年的407.7亿立方米飙升到了2013年的1676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到31.6%。而同期,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达到了57.3%。 
      目前,中国天然气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且产量增速有所放缓。自2006年开始,中国成为天然气进口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缺口将达1200亿立方米以上,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天然气消费量大幅上升,预计天然气消费量到2020年将达到4500亿立方米左右,届时中国的天然气自产能只能满足中国一半的消费量,另一半仍需要进口。而届时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 
      显然,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和血液的油气资源,未来超过半数依赖进口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用了大量资金购买海外油气资源。经过十年发展,且随着俄罗斯供气协议的最终签订,中国全方位多源头的油气供应格局已经成型。在天然气方面,初步形成了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并存的多气源供气格局。 
      目前,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印尼等国。我国在沿海先后建成深圳、福建、上海、江苏、大连和宁波LNG接收终端,预计一期所有项目接收液化气能力达到470亿立方米。管道气方面,我国从中亚三国进口的天然气每年将达到800亿立方米。同时,中缅天然气管道年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此次俄罗斯正式签订每年供应380亿立方米的供气协议,将在更大程度上缓解中国“气荒”问题,也让中国改善空气质量行动有了清洁能源供应。 
      随着中国多气源供应格局的最终成型,国内也需要加快天然气价格的改革力度。按照有关机构测算,当前双方协议的管道气价格在1.94元/立方米-2.4元/立方米附近,跟全国的民用气价格领域相比,价格存在倒挂现象,必须将国内天然气价格与进口价格并轨。 
      与此同时,中国也必须加快国内页岩气和非常规气体的开发力度,将全球储备第一的页岩气切实转化为可用液化气,而与俄罗斯供气协议签订之后,中国对于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这些都将进一步提高国内油气资源的供应。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2)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