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17:45 5月29日下午消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相关人士今日表示,中国3D打印技术的首个行业标准正式立项。有分析称,3D打印在行业标准之外,还需要政策规范和指导。 今日,旨在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的新工业发展萌芽计划在河北省石家庄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属的汽车用品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马进发透露,中国首个3D打印技术行业标准已经正式立项,之后还要继续进行标准论证、研讨和方案修改等工作。 他透露,年初石家庄宝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找到质检总局,提出依托企业的3D打印技术和团队,起草行业标准。此后半年,该企业负责起草的3D打印通用技术准则的草案,得到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河北省质监部门的支持。他表示,立项启动意味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将告别3D打印技术无序发展的状况。 宏源证券分析师顾海波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的市场需求不断壮大,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快速模具、小批量成品制造等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未来还会应用于人体器官、珠宝等领域。但是3D打印技术依然存在若干瓶颈,包括打印速度慢、成本高、打印成品质量偏低等。 目前3D打印产业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重视,在中国也亟需政策规范。顾海波举例称,有些人曾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能够射击子弹的枪械,由于枪械材料特殊,甚至能够躲避电子探测器等安检设备。此外由于3D打印技术的便捷性,山寨产品的生产也变得愈发容易,这一点也需要政策规范。 顾海波表示,为了推动3D打印技术的产业链发展,在材料协同、专利技术保护上也需要政策支持。目前国内3D打印技术的研究力量仍然薄弱,领先专利主要掌握在高校等科研机构中,企业技术积累不足。 今日启动的新工业发展萌芽计划是旨在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的公益计划,面向企业在职人员、学校设计学科学生以及社会人员招募。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9)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