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金融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中美双方需要通过BIT谈判重建信任
 
  
    2014年07月01日 07:43
    
      7月初中美将迎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人们期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能够在此期间获得实质性的突破。自2008年启动以来,BIT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在今年1月、3月、6月双方已经进行了三轮谈判,第14轮谈判也会很快举行。现在是双方达成协议的难得机遇,因为双方都有意愿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着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两国间的竞争给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带来一些挑战,但是,经济领域则几乎没有受到冲击。在这个月初即将举行的S&ED上,如果双方达成一些具体的积极成果,有助于让公众相信中美关系会向好。事实上,美国也担忧中美间的战略冲突会波及双方共同关注与合作的一些领域。
      中美BIT谈判被不少观察家视作“第二次入世谈判”,6月25日,美国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MaxBaucus)就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参议员任上曾为实现中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今年刚刚来到北京,正在努力推动BIT的谈判进展,他认为更紧密的投资和贸易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这意味着目前中美经贸合作意义更加重要。
      事实上,在贸易投资领域,中美在BIT之外都设定了另外的选择,比如美国更致力于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中国则认为前者是孤立中国的企图,因此,中国努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并考虑启动亚太自贸区(FTAAP)的可行性。
      一种观点认为,BIT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加入TPP的跳板。中国并不打算置身于TPP之外。事实上,中国国内正在深化改革,需要外部的力量帮助完成这个任务,就像起到当年入世一样的作用。因此,中国有动力推动和完成BIT谈判,中美双方都希望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中国在去年成立了上海自贸区,推行了负面清单政策,这一改革成为BIT谈判负面清单的蓝本。但一些美国人认为上海的清单里面的禁止和限制数量太多了,相当于对外资准入政策没有任何改变。中国计划逐步缩减这个名单,但美国也必须让对外商的审查机制变得更透明与开放,因为中国华为等企业目前仍然无法进入美国。
      中美需要一些鼓舞人心的具体成果来加强两国关系,而密切的经贸关系是缓冲两国冲突最重要的隔离墙。鉴于中国改革的迫切性以及美国经济复苏的需要,尤其是中美双方亟需重建信任,不管是S&ED还是BIT,都需要双方努力产生一些成果。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7-01)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