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0日 08:40 传统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升级、产业优化和行业多元,依靠精细化发展提升产品价值,凭借产业链相互谋求支撑 从原油“变身”石化产品,能创造多大价值?今年1至5月份,山东晨曦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87.1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金38.16亿元,同比增长36.6%,晨曦化工所创造的价值,占据该集团整体收入的1/3左右,拉动全县工业产值上涨近20个百分点。 几年前,晨曦集团生产聚丙烯所需的原料丙烯完全依赖外部购买,产品结构单一,受市场影响大。为了摆脱这一局面,该企业力推科技创新,“油头化尾、精细化工”的“线型”石化产业链得以有效衔接。 依靠龙头企业的拉动力量,招引、培植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等企业,进一步促使产品多元化,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这将有力促进莒县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在莒县海右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晨曦系列石化、华泰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和其他中小型现代化工企业的逐步聚集,全市重要的新型化工产业园区已现雏形。 “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莒县经信局副局长秦玉华表示,莒县传统工业正在由“价格战”逐步转向“技术战”,一批带动作用强、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成为支撑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在莒县金禾博源生化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一直为企业发展提供着强大助力。其生化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产能第一、技术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柠檬酸及盐专业制造商,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税收突破3亿元。 随着传统工业转调升级,政府搭桥、专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去年10月2日,莒县“百名博士故乡行”活动迎来了在外的100余名莒县籍博士、专家,他们带着近百个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与故乡企业积极洽谈合作对接,为家乡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目前,莒县共有4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2 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金港活塞有限公司被列入省级“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放眼莒县,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脚步正在大幅迈进,同时也进一步拉长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业关联度,以增量的调整促进存量的优化,不断加快产业升级步伐。1至5月份,莒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81亿元,增长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7.2%。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7-10)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