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10:31 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就业人员达76977万 据新华社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发布的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这一成绩得来不易。一方面,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区间;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缘何还能保持向好? 首先是因为经济总量的“扩容”:经济总量是40万亿时,10%的增速是4万亿;50万亿时,8%的增速就能达到4万亿。 “前些年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是100万多一点,而近几年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是150万人左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说。 同时,新一届政府把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作为第一件大事,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商登记改革,为企业松了绑,推动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尽管如此,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将长期存在。据人社部统计,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今后几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将维持在年均1600万人的高位。 其次,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一线普通工人招工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 ◆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 ◆2013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7073万人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9)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