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金融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北京总部经济能力全国居首
 
  
    2014年06月20日 08:17
    
      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北京再次居首。昨日,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13)》对外发布,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以88.99分、86.11分、77.53分、76.55分位列前四。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反映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辐射力、影响力,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城市处于第I能级。杭州、南京、天津、武汉等7个城市处于第II能级,青岛、长沙、济南等7个城市处于第III能级,郑州、福州、太原等17个城市处于第四能级。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分析认为,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梯度差异明显。从全国500强企业总部空间分布来看,拥有全国500强企业总部数量最多的前十位城市,其中有8个城市属于第I、第II能级,这8个城市入选全国500强的总部企业数量占到全国的45.2%。其中,北京以100家企业总部的数量再次居首。 
      “北京聚集了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总部资源优势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北京的商务环境高端化趋向也很明显,大量的金融、商务、信息等企业集聚,商务楼宇、酒店等配套设施条件优越,商务环境持续优化完善。”赵弘特别提出,北京科技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增强了对更多企业总部入驻北京的吸引力。 
      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随着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北京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服务业内部结构日渐完善。数据显示,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0.8:22.7:76.5变为2013年的0.8:22.3:76.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76.9%。发达的第三产业又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北京、上海是我国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在对各自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通过‘总部-制造基地(或分支机构)’链条带动了全国其他区域的发展。”赵弘介绍说,随着我国总部企业的规模实力越来越强,对国民经济贡献作用十分突出。以全国500强企业为例,2013年我国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0万亿元,2013年纳税总额达到3.7万亿元,占全国的36.3%。 
      不过,在我国总部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尚存诸多不足之处。“我国跨国公司总部无论数量还是规模体量,与其他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2013年中国内地有136家企业入选全球2000强,数量仅为美国的1/4。”赵弘如是说。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20)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