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 10:16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了2013年平均工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1474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2706元,同比名义增长13.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9%。 引起舆论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在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范围内对不同岗位的工资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这个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87万家法人单位,调查人员按岗位分为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等5类。 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来看,一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集中表现在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岗位差距三个方面。 一是地区差距。分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四个区域看,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排列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58563元、46966元、43438元和42767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11.9%、东北10.7%、东部9.6%和中部6.6%。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东北和中部,分别为35847元、30454元、28737元和27149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16.0%、中部14.3%、东北14.2%和东部13.5%。 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西部地区平均工资增长较快,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不过,总体上看,与以往相比,平均工资收入的地区相对差距并未出现明显改变。 二是行业差距。从调查结果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9965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092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7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60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9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2582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0%;住宿和餐饮业340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612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0%。 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406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5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2854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倍;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3725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倍。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2464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住宿和餐饮业2735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74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 如上结果表明,工资水平的行业差距仍然明显。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平均工资排名前10位的行业,就业人员仅占34%,其年平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工资排名后9位的行业,就业人员占66%,其年平均工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私营单位工资水平仍然低于非私营单位,但私营单位工资增速却高于非私营单位。 2013年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是非私营单位的64%,比上年的61%提高3个百分点。私营单位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从数据上印证了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实。 三是岗位差距。调查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5676元,其中,单位负责人107374元,专业技术人员6307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40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39322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0044元。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35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6%。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复,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数据的发布,将有利于全面掌握收入分配中的岗位差距,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量化依据。 事实上,平均工资的调查也只能是一项政策参考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工资收入的真正水平。从现实情况看,真正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查数据,应该是工资收入群体的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不过,总体来看,平均工资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行业、登记注册类型、岗位之间的差距状况,从数据上体现了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行业差距,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性收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值得政策决策者重视。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9)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