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0日 08:25 现在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改革的文件出了很多,但落实比较迟缓,“为官不为”现象突出;二是有些地方和部门在摈弃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对发展问题重视不够,不用心用力。 6 日中央连开两个重要会议,意在着力扭转上述两种倾向。 习近平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审议了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意见,通过了司法体制改革、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等方案。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目标是否坚定,决定改革的成败;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各牵头单位要加大年度工作要点的推进落实力度,到人到事,凡事都要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 习总书记如此强调,就是因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改革目标不够坚定,落实没有到位,许多改革部署没有“到人到事”,具体改革措施没有人去管、去盯、去促、去干。习总书记的要求切中时弊。 同日,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河北等8个省市省长(市长)汇报了今年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面对发展中的难题,各地区、各部门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为官不为。要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李克强的讲话主旨是:发展决不能放松。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同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对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第一次全面督察。 督察有三大重点。一是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要打通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整顿政风。要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施政新风,做到守土有责、奋发有为,杜绝松松垮垮、大而化之的工作状态。三是采取组织措施。要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的,实施责任追究,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进行诫勉约谈、通报批评甚至给予行政处分。强调“这次督察要动真格”。 督察时间安排十分紧凑。6月25日前,各地区各部门开展自查并向国务院上报自查报告;6月25日至 7月5日(10 天内),国务院派出8个督察组分赴有关部门、单位和部分省(区、市)进行实地督察;5 天后(7月10日前),各督察组将督察报告上报国务院。 各地各部门注意了,这种急迫的督察安排本身就是强烈的信号:赶快动起来,谁迟疑谁将受惩处。关键时刻不能犯糊涂。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10)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