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金融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新型城镇化加快地产业提质
 
  
    2014年07月07日 13:40
    
      “对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业今后仍将发挥重要作用。”6日,赴济参加济南高新区万达广场区域发展论坛的资深财经评论员、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这样说道。同样,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示,“房地产作为宏观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先导作用能使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形成生产力和经营链。” 
      马红漫表示,中国经济到了现在的时间节点,过去既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惯性思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政府调控的思路是做需求端,此后在4万亿的刺激作用下,中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复苏。” 
      马红漫认为,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3个“1亿”图表,这是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方法。所谓3个“1亿”,即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 
      “未来将有1亿农民转到城市中来,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1亿农民进城变城镇人口需要政府投入10万亿元来做配套建设和支出,这是一个经济僵局。”马红漫所指的经济僵局,就是未来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没有足够资金满足城镇化的各项支出。 
      按照马红漫的说法,经济增长需要投资拉动,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政府没有财政来源支撑巨大的投资。“这就陷入了一个发展怪圈。如果想突破这种僵局,最大的突破点其实还是地产业。” 
      马红漫认为,在市场化过程中楼市的涨涨跌跌,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房地产市场的财税收入、地价收入都和地方财政收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房地产如果能够盘活起来,中国经济就能够带动起来。地产热了以后,企业的利润问题就解决了。” 
      持同样意见的还有董藩。在他看来,当M2增加时,货币将大量流向资本市场,而房地产市场是典型的资本市场。他认为,当货币流入,一些人口增加、净流入的城市房价还会上涨。事实上,很多沿海城市人口还在增加。 
      董藩坚持认为,未来房地产发展空间依然很大。原因很多,一是房子质量会越来越好。“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的房子没有配套设施,没景观、没园林。而现在的房子都有了,这是需求决定的。”除此之外,城市人口还在增加,同时城市化还在进行。目前中国实际城市化水平仅在36%左右。 
      在董藩看来,房地产贡献了30%的GDP,如果房价下降过快会直接导致GDP下降。“同时,政府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房地产,没钱的话,政府的想法也无法落实。”因此董藩认为,“房地产的产业链绵长、复杂,并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把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连为一体,作用不言而喻。” 
      本次济南高新万达广场区域发展论坛以“万达所至,城市所向”为主题,力图为投资者指明方向。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7-07)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