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4日 02:25 中石油近日宣布将剥离部分管道资产,由此打响了自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令枪。13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外专家均表示能源领域未来将成为首要开放的重地。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深入,民间资本也将接力稳增长的“重担”。 上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会议指出,“为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 会议决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 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到中石油“突如其来”地公开转让管道资产,改革速度之快可见一斑。而据记者了解,改革的酝酿讨论并不仓促,而是早早未雨绸缪了。 目前来看,在投资多元化改革之路上,能源领域或将成为首要开放重地。中石化与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央企中仅仅是一个开始。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石油开放管道业务,是石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由下游向中游过度的标志性事件。未来,在石油领域,改革还有望进一步向上游延伸,例如石油勘探开采的配套工作,包括机械装备、配套物资等方面,现在还是石油系统自己做,未来有望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80个示范项目中,中石油已率先破局油气管网领域改革,下一步最值得期待的是铁路、公路建设领域的开放,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目前,铁路、公路领域的改革正在紧张运作之中,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陆续推出一批改革项目。”李锦表示,“铁路、公路建设领域改革因其市场规模巨大、进入门槛较低等特点最受市场期盼,若向民资开放,预计市场空间将在万亿级以上。” 记者另外注意到,近期四川、江西、江苏等地也纷纷出台引导民资政策,鼓励民资进入铁路、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领域。民资接力国资的格局渐成。 对此,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各地密集推出鼓励民资政策是为了弥补财政支出的乏力。此前基建投资主要是地方政府,但由于投资回报期较长导致政府债高企。随着经济放缓,刺激经济,鼓励民资是绝佳选择,既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避免产能过剩、地方债等风险。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14)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