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09日 03:57 【清风徐来】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原国企的主管部门,如果想过问上市公司的事情,最好先学习一下证券法规。 二战时,鲁尼在英国部队当后勤兵,负责给战斗机做养护。部队规定,战机的皮革座椅要用骆驼粪来擦拭。这让鲁尼苦恼不已,粪便的臭味实在难忍,可又不能违反规定。 半年后的一天,由于骆驼粪短缺,鲁尼暂时闲下来。看着那些不能保养的战机,鲁尼问战友:“既然迟迟等不到骆驼粪,为何不用其他东西替代?”战友笑着说:“就你脑瓜好使,既然部队规定必须用骆驼粪,就说明它有特殊功效。”鲁尼听到战友嘲讽的语气,就没再吱声。 不久,参加过一战的父亲来部队探望,看见鲁尼正忙着用骆驼粪擦拭座椅,便疑惑地问:“你们怎么还在用这个呢?”鲁尼回答:“我们一直如此,这是规定。”父亲笑着说:“当年我们在北非沙漠地区作战,有大量物资需要骆驼运输,可驾驭骆驼的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骆驼闻到那味道,就会赖着不走。于是,有人就想到用骆驼粪来擦皮具,这样就能盖住牛皮的气味,果然骆驼就听话了。哪料30年过去了,你们还将这方法沿用到飞机上,太可笑了。” 听完父亲的讲述,鲁尼很震惊也有点半信半疑,随即去翻阅史料,竟然真的如父亲所言。 特定环境与特定条件下,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的特殊措施或权宜之计,被当作普遍规律或铁律应用于其他方面,无疑会闹出笑话。用骆驼粪保养飞机这样的怪事,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见。 众所周知,行政机关与企业的运作有很大的不同,上市公司又与国企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区别。可偏偏有的行政部门,在管理上市公司,或者处理有关上市公司事项时,思想观念仍囿于行政管理那一套,习惯以行政机关的作风和管国企的办法来对待上市公司,难免产生矛盾。 某地有一家国企改制上市后,运转不错,发展也快。一次,公司准备引进一家有实力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向其定向增发6000万股。对方很有兴趣,派出强大队伍到公司实地考察。双方商定,增发价按通行惯例,将公司股票停牌前2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打九折,这样可筹资7亿多元,公司的净资产也将由每股3元提高到5元多,这对公司和股东都是利好,而且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国有股。可主管部门领导见到老外后,却大谈国有资产流失,老外被搞懵了,不再谈了,拍拍屁股走人。一桩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好事,就这样被搅黄了。不知那位领导在随性发言时,有没有搞清楚何为国有资产流失。 一家公司改制时,国有股由集团(母公司)持有,剥离的离退休人员和非生产经营系统人员也交给集团管理。上市前,公司每年都分红,集团用国有股的红利支付上述人员的工资。上市后,仍沿惯例,并作了披露。但主管部门却提出支付上述人员工资有缺口,要求上市公司一次性拿出8000万元补偿。可上市公司的钱是全体股东的钱,要改变承诺,需经股东大会讨论通过才行。此计不成,主管部门又心生一计,在年度分红派息时,否决董事会提出的每10股派现1元的预案,要求每股分红5元,这样光国有股就要分走9000万元,而当年公司的净利润只有7000万元。凡此种种,匪夷所思。 另外,喜欢揽权也是一些行政官员的嗜好。主管部门派出的集团总经理(兼任集团党委书记)在上市公司没有职务,但又想管上市公司的事情,就想了一个辙,提出将集团、上市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三级党委合署办公,他们就以党委的名义找干部谈话,随意调动干部,搞乱了干部职工的思想,干扰了公司的工作。 上市公司要规范运作,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无疑要遵纪守法,积极努力,但作为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原国企的主管部门,也必须按照市场法则办事,如果想过问上市公司的事情,最好先学习一下证券法规,再问不迟。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09)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