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7日 09:24 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今年上半年各地的经济数字将发布。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在对今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测算发现,一季度中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东部和中部地区个别省份下行压力比较大。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对于区域发展指数采取5类数据加权的方式,其中工业增加值占30%的权重,全社会投资占10%的权重,另外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占据20%的权重。 根据上述算法测算,今年一季度区域发展指数最高的是湖北,达到28.4%,其次是新疆。贵州和重庆位居第四、第五名。前十名中,中部地区省份占了5名。除了湖北外,河南、湖南、江西、安徽分别位居该指数的第六、第七、第九、第十名。 一季度21区域发展指数排行最低的是黑龙江,目前该省指数只有4.32%,此外,吉林位居倒数第五。反映出一季度东北经济景气度较低。 一季度黑龙江、山西、河北经济增速全国垫底,也与21区域发展指数反映的趋势吻合。 中部省份领先 根据21世纪宏观研究院的测算,一季度中部6省的21区域发展指数为24.26%,位居全国四大板块之首,大大高于东部的20.44%,西部的22.78%,东北的13.8%。 21区域发展指数低于10%视为区域景气度趋冷。按此看,东北地区为全国唯一趋冷的地区,东部则接近趋冷的状态。 中部地区一季度发展指数最高,这与投资和收入增长较快有关。其中湖北、河南、江西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较好,其中,湖北的公共财政收入一季度达到21.4%,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三省的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也比较稳定。 西部地区在2013年的工业增速、经济增速位居全国4大板块之首,但是今年一季度增速则有所放慢。一季度西部不少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在5%-10%之间,这包括云南、宁夏,四川、甘肃、内蒙古。 此外上述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也趋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4%-8%之间。 一季度21区域发展指数显示,全国有12个省份位于景气度趋冷或过冷状态。其中东部有北京和上海、浙江。中部有山西,东北有黑龙江、吉林。西部有内蒙古、广西、云南、甘肃、宁夏。这反映出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东部的北京、浙江、上海人均GDP较高,其指数处于趋冷区间与房地产和汽车限购等因素有关。一季度北京、上海的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在5%-10%之间,今年一季度启动汽车限购的天津甚至低于5%。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6-27)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