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3日 10:32 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明确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这80个项目涵盖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方面。其中,能源项目占了六成,三成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发改委特别强调,要努力把这些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并表示,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示范项目是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事实上,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清单的发布,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细化,至少在两个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是清单发布将有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领域。从历史上看,为鼓励民间投资,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老36条”;五年后,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新36条”;此次首批80个项目清单的发布,更是将过去大多停留在政策指导层面的宏观措施细化到了具体项目,并将鼓励民资进入的方式、路径、模式都进行了明确,充分表明了中央政府对激活和引导民间投资的重视和决心。 二是项目清单发布将有力推动扩内需、稳增长的宏观政策效果。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为近20个季度以来的新低,虽然仍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但整体看,加重了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如何确保扩内需、稳增长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短期难有明显作用,外需拉动受限于低迷复杂的国际环境,而扩大投资则成为稳增长的最有效措施。80个项目清单发布,表明中央政府对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投资从而拉动增长寄予厚望。 实际上,这一举措在更深层次上表明了本届中央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政策的理念转变——在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解决投资资金来源的问题上,不再走政府主导投资的老路,开始将投资主体逐渐由政府向民资转变,从而有力激发市场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发挥企业的自主决策能力,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避免因盲目投资而加剧的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扭曲,将市场可以完成的逐渐交还给市场,而政府则更多地承担监管者的角色。 李克强总理曾表示,让企业拥有投资自主权,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从这个意义上看,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或将只是一个开始,打破国企垄断,鼓励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投资的政策措施和具体项目还将紧随其后密集发布,民间资本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舞台。
|
|
|
|
| |
|
(摘自世华财讯 2014-05-23)
|
|
【关闭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