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专家认为:国内宏观政策宜先松后紧

 

  在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日前举办的第五届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当前全球各经济体都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难题,这将对投资形成挑战。对于中国的宏观政策走向,大和资本市场首席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宜先松后紧。

  在以“增长、通胀与债务:探寻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之路”为主题的论坛上,孙明春表示,中国宜降低经济增速,在降低投资增速的同时,降低货币供应增速。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能否弥补在低端制造业所丧失的就业机会;二是投资增速问题,去年拉动中国GDP增长因素中投资占比过大。但投资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GDP增长的最大推动力未来可能消失;三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目前中国的M2余额可能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未来存在通胀隐患。

  孙明春认为,从宏观政策方向看,今年可能稍微放松一些,否则明年的实体经济很可能出现问题,对中国经济转型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不过,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稳后,宏观政策仍将维持紧缩态势。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家辜朝明则表示,根据日本的发展经验,保持经济增长须增加银行贷款,提高流动性。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是否会出现拐点,辜朝明表示,中国城市化还在继续,对于房屋的需求还会不断上升,所以很难出现像日本和美国那样的崩盘。

  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发达经济体为防范通缩而持续制造通胀,对新兴经济体提出巨大挑战。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局,发达经济体最终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各大银行继续印钞,全球金融体系将充斥更多的流动性,资产选择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太平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AndrewBalls强调,目前的欧债风波警示投资者,以往投资债券更多关注利率风险,而如今信用风险被提到更要紧的位置。投资者要看经济体的基本面,要关注风险和回报以及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被投资国家的资产负债表。

  (作者:丁冰)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11-01)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