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业绩是检验股票成色的试金石
 

  今年以来,年报和一季报业绩是驱动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业绩成为检验股票成色的试金石。从短期看,经济减速到何种程度和通胀能否得到切实缓解是投资者思考的主要问题,投资者还在等待“经济能见度”的进一步提高。本周将公布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虽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预测经济的走向,但并不是足够清晰。因此,我们判断市场仍以震荡为主,在震荡中构筑底部。不过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无需过于担忧,预期政策面也相对温和,2700--2800点将成为估值和政策认可的底部区域,目前下跌空间不大。投资方面,建议把握低估值和景气提升两条主线,可关注电力、食品、商业、石化、银行等。

  用业绩检验股票成色

  年报业绩驱动市场在1月底反弹,季报业绩驱动市场在4月份调整。从同比增速看,全部可比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净利润增长39.08%,明显超出市场预期;而2011年1季度净利润增长25.24%,总体较为平淡或略低于市场预期。上证综指在业绩驱动下,从1月下旬开始止跌反弹,到4月中旬一季报密集公布后开始下跌。

  各板块年报业绩越好,市场表现越好。今年以来上证综指、中小板、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了2.3%、-12.0%和-19.6%,这与它们的2010年年报相一致。全部上市公司、中小板、创业板的净利润分别增速为39.08%、33.63%和30.34%。业绩越差的板块调整时间越早。业绩表现最差的创业板指数调整时间最早,下跌时间为3月中旬;中小板指数其次,从4月份开始下跌;业绩最好的上证50指数调整时间最晚,从4月下旬才开始下跌。由此可见,业绩表现与市场表现紧密相关。

  季度环比数据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下降。从季度环比看,2010年第二、三、四季度环比分别增长10.2%、0.1%和4.3%,第四季度业绩显著超出预期,这是宏观经济增速超预期的结果。2011年一季度环比数据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这主要是与去年第四季度较高的基数有关,也与今年一季度增速下降有关。

  企业普遍存在的高库存和资金紧张将制约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和业绩表现。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二季度GDP增速降至9.3%左右,上半年为9.5%左右,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可能增长3%--5%,则上半年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则降为18%--20%,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速降为11%--15%。但是经济在三季度企稳向上的概率较大,从而使二季度成为全年的相对低点,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二季度也相应成为全年低点。所以,即便二季度业绩增速有所下降,也不必过于担忧。

  4月数据或难判断全局前景

  本周即将公布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CPI、PPI、进出口、信贷等数据成为关注焦点。预计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会表现经济减速、通胀走稳的迹象,但是仅从4月份的数据可能还难以对宏观经济的走势给予清晰判断。

  从通胀看,3月份CPI为5.4%,市场预期4、5月份会小幅回落。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PPI一般是CPI的滞后指标,如果PPI开始走稳且CPI如期阶段性回调,将对股市构成一定的正面刺激,但投资者对于6月份的物价还是有较大担心。

  从经济增长看,尽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但PMI显示二季度经济减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关键在于减速的程度。一季度数据表明,企业普遍面临存货快速增加和资金紧张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因此,经济增速的变化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指标,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是GDP的同步指标,可以及时观察其变化。

  从宏观政策看,就我们的理解而言,中央关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的表态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在通胀形势不继续恶化的基本前提下,宏观紧缩政策可能已进入尾声,但是能否明显放松则要取决于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明朗化。

  把握低估值与景气提升主线

  市场可能以震荡筑底为主要运行趋势,向上和向下的空间均不大,因此,对于市场的涨跌不必过于在意,既不用为短期的下跌而恐慌,也不必为一时的上涨而激动。保持平和心态,合理控制仓位,在下跌中逐渐增加头寸。从中期来看,5月份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建仓时机。

  在风格选择上,5月份以注重蓝筹股的估值修复为主,在小盘股中沙里淘金。经过前期的下跌后,小盘股短期可能会有所反弹,对于大多数业绩不能兑现、缺乏持续成长性的公司可能是一个借反弹卖出的机会,而对于其中真正优质的高成长公司,则迎来了战略性买入机会。

  在行业选择上,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两条投资主线:一是选择低估值的行业,如银行、石化、电力、商业、食品饮料中的白酒等;二是选择行业景气度上升的行业,如石化、电力、食品饮料中的乳品和啤酒等。综合来看,我们建议5月份可重点关注电力、食品饮料、商业、石化、银行等。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5-09)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