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四季度CPI水平将稳步回落

 

  多位专家24日在出席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秋季论坛暨第二届金融稳定论坛时表示,目前控制通胀的有利因素增多,建议货币政策可以考虑适度放松。

  控通胀有利因素不断增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表示,目前中国的CPI依然在6%以上高位运行,控制通胀仍将是下一步调控的重点。“在夏粮增收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秋粮产量预测也比较乐观。而且欧美经济持续疲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这些都对中国控制通胀比较有利。”宋国青说。

  他认为,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前景比较黯淡,短期内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这对中国控制通货膨胀是正面消息,因为全球的通货膨胀由全球总流动性决定,而欧美等国的内需不景气对中国控制通胀水平有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目前通胀放缓的有利因素增多。他认为,食品类价格在两三个月内虽然仍有一定压力,但从长期看,食品价格因素对通胀的影响会逐步减弱。四季度CPI将回落至5%左右,明年初将继续回落至4%以下,甚至有可能到3%左右的水平。

  “找不到CPI上涨的原因,简单找政策可能对不上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认为,当前我国治理物价上涨的手段其实主要还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总量上只是比宽松略有收缩,但会对不同金融机构产生差异较大的效果。他认为,9月份的CPI还很难回落到很低的水平。

  可考虑适度放松

  谈及当前的货币政策走向,诸建芳表示,之前的预期,如果政策方面显著调整,则可能使得经济回升。从目前的状态看,政策很可能在年内都不会有显著或明显的放松调整。而在经济增长方面,今后将继续维持放缓的趋势。

  宋国青表示,考虑到目前控通胀的有利条件增多,对于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实际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现在可以考虑适度放松。“这种放松应该是适度的,而不是像2008年经济危机时候那样的大幅度放松。”宋国青强调。

  (作者:陈莹莹)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9-26)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