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国信证券:不必过度担忧经济中期增长
 

  当前股市面临着去存货投资短周期的影响,企业成本上升、毛利回落,体现为一季度上市公司盈利下降。市场担心目前的经济会演绎2004年和2008年时总需求下滑的情形。2004年的宏观调控导致投资增速剧烈下降,增速从年初的53%,在一个季度内剧烈下降了20个百分点;金融危机的2008年,全球次债危机带来出口急剧下滑和国内宏观调控叠加,受影响的领域包括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消费也未能幸免,总需求全面萎缩。但我们认为,从中期看,投资依然将主导经济,无须过度担心,维持全年A股盈利增速在15%左右的判断。

  经济和通胀环比回落

  从同比看,经济二季度处于类滞胀的状态,即通胀还在往上走,经济增速却在回落。这是因为短期经济面临去存货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叠加效应,经济和通胀的环比增速处于回落过程中。

  首先,工业增加值无论从同比还是环比数据看,增速都有所回落。从同比看,从2月份的14.9%回落到目前的13.4%;从环比看,按照我们测算的工业增加值趋势项环比增速为0.97%,延续了去年10月份的回落态势。

  其次,经济回落的同时,通胀环比也在回落,但同比还继续维持在高位,不排除6月份创出新高的可能性。从同比看,通胀增速从1月到4月均超过4.9%。但是从环比看,CPI的趋势项也一直处于回落态势中。

  最后,从先行指标来看,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出现了明显回落,汽车销量下降,2004年也出现过同样的回落,只不过起落的幅度比现在小。

  经历过2011年一季度的热度,目前经济到了一个回落的轨道,4月份的PMI回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担心。记得2010年中期路演的时候,与今天一样,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结果发现经济并没有想象中的悲观。

  去库存压力较小

  存货周期的波动会放大基本面的波动,中间传导变量是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如果工业品价格越高,企业加库存的压力越大,就会放大需求;如果价格下降和需求回落,企业将面临去存货的压力。

  我们认为,当前的去存货压力存在,但压力较小。首先,按照宏观的判断,PPI至少到7月份将维持高位,因此去存货的行为将是平缓的。其次,企业主动去存货使得经济波动较小。我们发现,虽然PPI维持在高位,但是制造业并没有出现像2004年和2008年那样的加存货行为,因此即使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企业的提前应对也会平缓存货带来的基本面波动。最后,主导海外需求的全球制造业的景气度高涨,需求大幅回落导致的强烈去库存不会发生。我们发现,美国的ISM制造业指数大概领先中国的PPI三个月左右,目前ISM制造业指数尽管有波动迹象,但还比较平缓且在高位。

  由于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毛利下滑,市场担心出现2004年和2008年的情形,最后公司盈利出现下滑,导致所谓的“双杀”。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去存货阶段,以制造业为主的毛利出现回落确实是担心所在。加存货阶段,制造业毛利上升,这时价格也会出现上升。其次,通过上面的分析,这次不同于2004和2008年需求的大幅回落下价格的阶梯式下滑,企业的去库存行为预计将比较温和。

  展望未来,从中期看,投资将依然主导中国经济,无须过度担心。一是受到出口升级相关的制造业投资拉动,全球的制造业景气较高,出现2004年和2008年情形的可能性较小。二是企业的提前应对以及价格和需求的波动幅度较小,使得去存货的压力反映在基本面上也将比较平缓。三是民间投资在设备更新周期中将起主导作用,下半年保障性住房投资也将对冲部分商品房投资的回落。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证网 2011-06-13)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