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子公司“大跃进”存隐患
 

  依靠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在去年实现了“大跃进”式的扩张。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规模已经逼近万亿元大关。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规模急速膨胀的同时,基金子公司的业务质量却堪忧,许多通道业务潜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且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陆续爆发。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子公司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行业将会洗牌,业务转型和风控能力将成为洗牌过程中致胜的关键。

  风控环节薄弱

  2013年,基金子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扩张。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共有41家子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约为4600亿元,其中主要为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业内人士表示,至2013年底,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逼近万亿元大关,通道业务依旧是基金子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增速迅猛,但业务质量却不容乐观。某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表示,与信托公司相比,基金子公司承揽通道业务的门槛更低,有许多风险较高的项目流入,为子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该负责人指出,虽然基金子公司的诞生具有特殊背景,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但由于起步较晚,基金子公司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且行业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如果不放宽风险控制标准,就无法迅速壮大业务规模以谋求行业生存的机会。“去年大多数基金子公司急速扩张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预计今年会有所收敛,转型和消化会成为重点。”该负责人说。

  不过,伴随着多只信托产品不断爆出偿付危机,基金子公司未来能否安然消化通道业务潜藏的高风险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某基金子公司项目经理认为,如果兑付风险爆发,对基金子公司的冲击不亚于信托行业。由于风险门槛的降低,一些基金子公司承接的通道业务甚至是银行、信托都不愿意介入的,这些业务风险的爆发也远不是实力依然孱弱的基金子公司所能承担的。

  该项目经理进一步指出,按照通道业务的收益率,如果基金子公司有8000亿左右的通道业务规模,所能获得通道业务收入也不过4亿元左右,加上高比例的提成,最终流入基金子公司的收益约在2个多亿。这点收益根本不足以承担潜在的业务风险。“很可能一旦通道业务风险爆发,就会毁掉一个基金子公司。”该项目经理说。

  谋求转型之路

  事实上,伴随着监管日趋严格以及风险意识的逐渐升级,基金子公司已经开始谋求通道业务之外的发展之路,转型势在必行。

  以汇添富基金为例,该基金公司日前成立全资股权投资子公司--上海汇添富医健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管理、创业投资管理、实业投资、投资咨询等。借助该子公司进军医药保健行业的一级市场,便是基金业在子公司中实现主动资产管理的突破。据了解,汇添富此次将新的子公司业务布局在一级市场,是紧扣公司在医药行业研究积累深厚、对医药行业投资脉络有良好把握的优势,意图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形成子公司在医药行业PE投资的核心竞争力,为基金子公司开拓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此外,一些基金子公司的转型方向则盯住房地产项目、地方政府融资、企业融资以及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等。大成创新资本成立之时曾明确表示,将主动资产管理作为主要业务,定位在于创建综合型财富管理机构,建立以资产管理为核心、投融资一体化的全局服务模式,搭建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跨界金融平台。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自中证网 2014-01-21)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Article
·基金新进重仓股表现迥异 滞涨个股或存机会
·等待改善供求关系 医药ETF跌2.24%
·阔别六年 公募基金规模重上3万亿
·QFII谨慎看A股 牛市大约在明后年
·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专属全权委托资产管理人民币理财产品2013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