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个交易日,A股市场持续下挫,本周四沪综指更是跌破2900点关口,个股呈现普跌的局面,市场情绪极度悲观。反观外围市场,近期却普遍呈现上扬走势。上周出现的“外热内冷”特征在本周进一步凸显。
在上周一的标普预警事件消散之后,美股持续反弹。本周以来(4月25日至27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累积上涨1.48%,27日收报12690.96点,创下近三年以来的新高。欧洲股市方面,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和法国巴黎CAC40指数在4月26日至27日分别累积上涨0.76%和1.14%,28日双双高开,截至北京时间28日16时20分,分别上涨0.14%和0.64%。亚洲股市方面,东京日经225指数和韩国综合指数本周以来(4月25日至28日)分别累积上涨1.73%和0.48。
相比之下,A股市场本周以来表现低迷,严重跑输外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本周分别累计下跌4.10%和4.40%;作为“重灾区”的创业板指数累计跌幅高达10%,中小板综指的累计跌幅也达到了7.18%。
分析人士指出,导致“外冷内热”加剧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内外围市场截然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以及一季度业绩的情况。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度过复苏期进入转型期,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紧缩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对流动性的收紧作用正在显现;上市公司一季报频现“变脸”,紧缩政策的传导效应可能令二季度业绩继续下滑。相比之下,欧美经济体目前仍处于复苏后半程,经济数据不断改善;刚刚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提出继续执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近日美股一季报普遍超预期,更令投资者情绪乐观。
(作者:李波)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