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存量财富再配置 蓝筹赚钱进行时
 

  去年10月份以来,市场风格明显转换,大中盘、低估值股票的赚钱效应开始体现。短期来看,蓝筹股的赚钱效应有望和高通胀下的财富保值需求互相强化,市场可能强于预期,惯性上冲。中期来看,由于紧缩政策的延续,经济面仍存隐忧,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建议维持金融股的优先配置地位。

  蓝筹赚钱效应短期强化

  在年初大盘窄幅震荡的阶段,以基金为代表的场内存量资金逐步调整持仓结构,从小盘成长股转向大盘蓝筹股,推动了蓝筹股赚钱效应的扩展。3月份以来,低估值、周期股板块之间形成了较良好的板块轮换。3月底以来,蓝筹股的赚钱效应开始吸引场外增量资金试探性向股市配置。保险资金、部分风险偏好度高的产业资本等通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或自营等方式试探性增持股票的迹象已经出现。

  短期来看,金融等蓝筹股的赚钱效应有望和高通胀下的财富保值需求互相强化。

  首先,短期缺少超市场预期的利空。上周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其影响已被市场消化,被理解为控制新增货币流量的技术性手段、对充裕的存量资金不会形成明显挤压。与此同时,上半年再加息一次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其次,经济数据同比和环比的背离,使得短期经济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弱化。看空的人,更关注通胀数据的同比高增,从而得出调控可能超预期的判断。而看多的人,更关注经济和通胀数据的环比回落,认为经济已经“软着陆”。目前对于“中期经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问题仍难以判断,因此,5月中旬之前,经济因素对股市行情的影响将弱化。

  第三,存量财富再配置有望引导行情方向。当前国内存量财富巨大,缺乏投资渠道,对股市投资处于观望状态,一旦蓝筹股的赚钱效应被认可,在资金面尚未恶化的背景下,产业资本、居民财富再配置资金等有望继续向“下跌空间有限、分红强于储蓄”的金融等蓝筹股配置,从而使得蓝筹行情短期自我强化。按此逻辑,大盘指数在4月下旬运行的轨迹可能比我们此前预期的强。

  第四,以金融股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短期不乏其他的催化剂。包括年报季报盈利超预期、多数公募基金“均衡配置”的配置思路以及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对蓝筹股盈利模式多样化的推动。

  中期经济面仍存隐忧

  目前市场情绪相对亢奋,一条非常重要的逻辑在于预期下半年通胀将回落,紧缩政策已进入尾声,故“调一次少一次”。

  我们判断,当前经济和通胀仍是高增长、高通胀的组合,故紧缩政策仍将延续,紧缩政策产生的累积效应将增加中期经济的变数,从而制约市场中期行情。

  一季度宏观数据显示,政策调控空间仍在。CPI、PPI同比走高,季调环比趋势折年也不低,而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季调环比趋势折年维持高位。通胀的复杂性需要继续给予高度重视。

  另外,我们近期连续进行了草根调研,注意到以下几个中长期经济存在的隐忧。一是量化紧缩政策加剧金融双轨制,民间金融风险不容忽视。当前,银行业对大企业或政府项目都不再下浮利率,中小企业贷款上浮30%以上仍难贷到。这促使民间资金拆借机构众多,地下钱庄、放高利贷者等违规金融机构滋生。二是通胀预期强烈,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的意愿强烈,纷纷囤积本行业的原材料、投资商铺、金银、艺术品,富人选择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的意愿较强。三是保障房作为政治任务,在各地得以顺利贯彻,2011年保障房投资问题不大,但是,其对商品房的挤出效应和后续资金来源仍存在问题。

  由于短期蓝筹赚钱效应深化,中期经济面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预计短期市场走势可能强于预期,出现惯性上冲;中期我们仍维持震荡市的判断。

  配置上,建议继续超配低估值蓝筹板块,首选金融(银行、保险为主战场,券商、信托策应);地产、交运、水电等优于现金等价物的行业龙头仍可防御。同时,需要提防周期股分化风险,对于我们1月份以来持续推荐的煤炭、水泥、机械、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周期类股,可逢高减持阶段性利多出尽、预期已被透支、估值较贵的股票。另外,消费和成长股的配置机会尚未成熟,但可逐步低吸一些率先调整、估值已趋合理的白马股、龙头股。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4-19)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