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寻找具有“中国价值”上市公司
 

  从4月26日起,华商基金的第3只股票型基金华商价值精选开始发行。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宏,在华商基金经历了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拟任基金经理的成长历程,造就了他对“价值投资”的独到见解。

  刘宏告表示,经典投资理论带有明显的美国市场发展烙印,与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完全适应。因此,不能在中国照搬西方理论进行投资实践。他认为,与西方“价值”和“成长”是对立的概念不同,在中国现阶段,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跟上或者超越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就不能称之为是有价值的。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才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

  在刘宏眼中,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价值”主要体现在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企业在行业中具有的明显竞争优势。而要判断企业的“成长性价值”,政策是重要的逻辑和线索。

  对于刘宏来说,“以政策导向来指导投资”并不是一句空话。从去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政策发布,到今年的“十二五”规划,他都在第一时间反复研读,认真梳理每一个环节,从中寻找投资线索和标的。具体到投资实践中,刘宏认为循着政策的轨迹,今年有三条投资主线值得关注:一是西部开发。西部未来还有很多建设要做,西部的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战略新兴产业。这要仔细分析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投资机会;三是民生。民生问题肯定是未来两到三年国家政策会持续推动、扶持、投入的。

  刘宏表示,公司的产品、技术、管理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会在市场中较为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对重点公司的调研,不应局限于公司本身,更要对公司所处的上下游产业链、价值链进行研究,走访公司客户得到的信息,可能对于判断公司价值具有更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余喆)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4-27)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