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股市大盘指数再创新低。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在今年所剩不多的交易日中,从政策预期、估值修复、基金重仓等三条路径中寻觅投资机会,或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路径一:政策预期
纵观四季度以来A股市场的演变脉络可以发现,政策变动已成为决定当前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文化传媒板块,还是重组概念股,都与政策调控存在重要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四季度是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来年各项政策的关键时期,而随之引发的政策概念股往往会成为市场上的阶段性热点。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会议将对明年的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定调。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消费概念、新兴产业以及农业板块应是近期比较容易获得利好扶持的品种。
操作策略:政策扶持对相关板块形成长期利好,但在短期内却更多呈现出脉冲性机会的特征,因此股民如果仅是出于短线利好的角度介入相关股票,那么就应注意把控好仓位,快进快出。
路径二:估值修复
今年以来,沪深股指节节下滑,而个股表现更是低迷。据笔者统计,截至12月9日收盘,股价年内跌幅超过20%的个股多达1299只,但这其中的部分个股明显属于误杀。在12月5日至9日一周里,超跌反弹的个股渐趋增多,说明短线资金的确有抄底的意愿。
近期不断走低的量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上的割肉盘筹码已经不多,大盘后市出现大幅下滑的概率有限。而历史经验表明,一旦大盘企稳,前期超跌的个股大多会走出一波估值修复的行情。
操作策略:近期可关注三类超跌股,一是长期超跌股;二是前期超跌强势股;三是超跌次新股,最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股。但参与这些超跌股的前提是这些个股的基本面必须优质。
路径三:基金重仓
临近岁末,基金排名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不少领跑基金的独门重仓股往往会被市场深入“挖掘”。基金经理业绩考核截止点通常在12月底,有些公司在11月底。这意味着基金经理的年终排名战已经或将要进入高潮,排名靠前的基金重仓股走势强劲,无疑会对基金净值“拉升”带来最直接的刺激,那些收益率差距在较小的股基,可能在未来的十几个交易日中展开更激烈的竞争,这也有可能为相关股票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操作策略:在年底跟踪基金重仓股可谓是机会与风险并存,为了尽可能的趋利避险,股民最好选择持股基金相对单一、股票流通盘不大、被主流基金公司长期持有的基金独门重仓股,并注意及时获利了结。
(作者:文兴)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