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逐步出炉广受市场关注。但业内人士认为,揭开神秘面纱后的新兴产业更需要脚踏实地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瓶颈,避免盲目投资冲动。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为统领,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的规划陆续发布。
二级市场上,有新兴产业概念的公司或板块,屡获评级机构推荐。一些传统企业也纷纷大手笔投入新兴产业板块,以图觅得先机。然而,规划毕竟仅是政府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而数千亿的市场蛋糕也只是各界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愿景。从各行业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来看,新兴产业如何从目前的“概念”阶段落实为实体,还要走一段长路。
有的新兴产业仅靠规模取胜,而忽略了瓶颈问题对产业长远发展的隐患;有的过多依靠政策推动,产业无法获得或缺乏自觉发展的动力。而更多的是重复走传统产业靠投资拉动以求做大的老路,以技术创新驱动市场规模扩大仍未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现状来看,一类特征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导致的产能过剩,如新能源里的风电设备、光伏多晶硅等;另一类特征则是技术创新不足导致的成本过高,产业化进程难启动,如新能源汽车及信息技术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兴产业如风电设备等由于企业陷入传统产业“价格战”、粗放发展的老路,导致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这无疑是尚未规模化发展的其他产业的前车之鉴。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目标给予业界更多的是对于未来政策和市场的信心,而非盲目投资的冲动。纵观下半年抑或更远的时间,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将陆续释放。企业应避免重走一些传统产业走过的非良性道路,以技术为王,进而避免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迷失方向。
(作者:郭力方)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