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在周一盘中击破2700点整数关口后,日K线呈现出三连阳的反弹走势。从市场量能来看,沪深两市近三日的成交金额均低于1400亿元,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整体参与反弹的意愿并不强烈。在基本面不利因素尚未化解的情况下,市场人气还是难以恢复到理想状态,预计大盘后市反弹高度有限。
市场本周出现的反弹行情主要缘于两方面的刺激。一方面,技术面的超跌为大盘创造了较好的反弹条件。继大盘上周收出5%以上的长阴周线后,大盘日线MACD等指标发出了底背离信号,技术超卖现象非常严重。而从整个均线系统来分析,大盘年线在一举击穿后,市场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作为年线这样的重要长期均线,在近期首次击穿后,应该有技术反弹要求。只是市场恐慌性抛盘过于强大,市场反弹要求有所延期。
另一方面,经济数据有利好成份存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虽然该数据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行,但是具体情况要比此前汇丰预测的51.1%高。在实际数据结果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心态会受到一定鼓舞。在对PMI指数进行仔细分解后,一些分项指标有可喜现象。第一,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本月快速回落至60.3%,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体现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在明显减弱,输入性通胀或将不再是国内通胀压力的主要威胁对象。第二,去库存进程加速,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到50%,体现出企业库存压力减轻不小。在库存降低的同时也会相应引发补库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动力。
从政策面来看,5月份PMI指数的公布给央行采取什么样的后续政策增添了难度。输入性通胀压力减轻后,影响CPI数据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的影响,随着今夏雨季的到来,旱情存在好转的预期。此外,旱情是否持续影响今年粮价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重要产粮区东北来看,今年夏粮仍有望迎来丰收。因此,国内农产品价格是否长期上涨还难以确定。央行针对5月份有望高企的CPI数据是否启动加息,或者在什么时间点上启动加息仍是未知。一旦6月份出现加息,那么会不会是货币政策的拐点也具有较大争议。结合PMI数据的连续下滑以及库存、新订单等分项指数的回落,通胀压力缓和后,经济保增长的重要性也将出现。
由于5月份CPI等经济数据将在下周进行公布,因此数据公布前夕为市场营造了反弹机会。可以明确,在市场连续下跌后,周级别的短期反弹行情将会出现。但在不确定性因素下,市场反弹高度较为有限。
结合技术面的判断,大盘年线失守后将转换为压力线,市场自今年4月18日见顶后所形成的下降通道上轨大致与年线目前所处的2781点相吻合。建议投资者短线对待近期的反弹行情,控制好反弹节奏。
(作者:邢振宁)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