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风貌 | 电子银行 个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购 | 理财 外汇 保险
人才招聘 | 公司业务 机构业务 资产托管 企业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货
金融信息 | 工行学苑 视频专区 网上论坛 投资银行 | 贵金属 债券 超市
投资可转债 规避震荡市风险
 

  尽管自4月18日以来A股市场急剧下挫,但借助股债双重特性,可转债品种却在此期间显示出了极强的抗跌性。笔者认为,可转债已进入估值合理水平,在下一阶段的具体操作中,投资者可从新债条款、基本面等方面把握结构性机会。

  可转债成弱市“避风港”

  据笔者统计,4月18日至5月27日,沪指累计跌幅已达11.16%,两市2142只个股中有1967只出现下跌。与之相对应的是,可转债市场表现不俗,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在此期间仅下跌了2.03%。

  事实上,具有股债双重特性的可转债,风险收益特征非常独特。2003年以来,可转债指数跑赢沪指127%。在2003年至2010年8个完整的年度里,转债指数5次单年跑赢转债股指数。当市场上涨时,转债能跟上正股的步伐;当市场下跌时,转债由于有债底保护及修正的特征,往往能跑赢正股。从累积收益和累积超额收益的角度来看,抗跌起到的正面作用远超过上涨。

  目前可转债的价格处于历史的相对低位,下跌空间有限,尤其是大中盘的蓝筹品种的估值相对合理。目前整个市场的债性比去年高很多,转股溢价率也比去年低很多,而转股溢价率越低,转债的股性越容易被激活。由于股市仍将维持震荡格局,而债市也尚未看到系统性行情出现的强有力证据,持有转债的机会成本不高,因此下半年转债市场的预期回报不输债券,仍是债券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类别。

  密切关注银行类可转债

  专家指出,可转债属于较为复杂的衍生产品,品种估值高低不齐,投资价值差异很大,且在不同时期的收益来源和风险属性不同,因此,在不同的市场时期善于捕捉不同的收益来源较为重要。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能力直接参与可转债市场或选择市场上的可转债基金、债券基金和可转债理财类产品。

  就具体操作而言,大盘转债由于正股波动小而权证价值低使得收益稳定,适合配置;中小转债由于波动幅度大、权证价值高,适合获得超额回报收益。投资者可把握以下几方面的结构性机会:一是把握新上市可转债的申购收益;二是合理配置大盘转债,分享其中长期收益,近期尤其要关注银行类转债和石化转债。目前正处于银行股的分红密集期,分红将下调转股价,转债转换价值将产生变化,同时股价除权前后,如果出现抢权和填权效应,将通过正股传导至转债;三是灵活把握转债相关条款变化的投资时机,如赎回、修正条款的变化;四是适度把握基本面良好的转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投资者可通过以下三个条件来选择可转债:一是股价从未超过可转债转股价;二是股价/转股价减1的比例在-15%之内;三是股价与可转债价格总相关性低于0.5。

  (作者:蒋占刚)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1-05-30)
【关闭窗口】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报摘要 多空揭秘
工具
要闻
中国工商银行版权所有 京ICP证 030247号